旭日初霞晃翠屏,琅玕芝草近珠庭。
玉箫吹彻鸾初下,丹液凝成鼎自扃。
海阔传缄曾命鹤,夜深飞佩欲骑星。
洞中石瀡移仙乳,云际松根长茯苓。
象■朱幡朝太乙,宝函金诀授玄经。
凡情久断悬应解,尘劫都忘虑已冥。
却笑蜉蝣同草露,也应岁月羡椿龄。
何由共把浮丘袂,指点三山掌上青。
旭日初霞晃翠屏,琅玕芝草近珠庭。
玉箫吹彻鸾初下,丹液凝成鼎自扃。
海阔传缄曾命鹤,夜深飞佩欲骑星。
洞中石瀡移仙乳,云际松根长茯苓。
象■朱幡朝太乙,宝函金诀授玄经。
凡情久断悬应解,尘劫都忘虑已冥。
却笑蜉蝣同草露,也应岁月羡椿龄。
何由共把浮丘袂,指点三山掌上青。
诗句注释
- 旭日初霞晃翠屏:形容晨光中的景色美好而壮观,如同翠绿的屏风在阳光下闪烁。
- 琅玕芝草:指生长在仙境中的珍奇异草,如琅玕和灵芝一般珍贵。
- 玉箫吹彻:形容音乐悠扬动听,如同天籁之音般清新悦耳。
- 鸾(luán):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贵、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丹液:指炼制的仙丹或圣药,具有神奇的功效。
- 鼎:古代一种烹饪器具,通常用于炖煮或烹制食物。
- 海阔传缄:意指书信往来跨越海洋,传递消息。
- 飞佩:指佩戴在空中飞翔的佩饰,如玉佩、珍珠等,象征着高洁脱俗。
- 云际松根:形容山峰云雾缭绕之中,松树根部露出云端,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象■朱幡:象征威严与神圣,常用于祭祀或仪式中。
- 宝函金诀:指珍贵的宝箱或秘籍,其中包含着智慧和力量。
- 凡情久断:指摒弃世俗情感和欲望,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 尘劫都忘:意指忘记人世间的烦恼与纷争,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
-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小生物,比喻生命短暂的人或事。
- 岁月:时间的流逝,常用来形容生命的长短。
- 浮丘袂:传说中仙人所乘之翼,可以飞升到高空。
- 指点三山掌上青:指通过指点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上的青松,表达对仙人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境风光和仙人生活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仙境之中。
诗中“旭日初霞耀翠屏”开篇便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早晨景象,阳光洒满大地,翠绿的屏风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接着,诗人用“琅玕芝草近珠庭”进一步勾勒出一个充满灵秀之气的仙境环境。这里的“珠庭”,既指仙境中的庭院,也暗示着仙境的华丽与珍贵。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琅玕”、“灵芝”等词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音乐之声、神仙之物以及仙境中的植物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画面元素。如“玉箫吹彻鸾初下”一句,不仅描绘了音乐之声悠扬悦耳,还通过“鸾”这一吉祥之鸟的出现,为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再如“丹液凝成鼎自扃”一句,则通过炼丹的场景,展现了仙境中的一种神秘力量——长生不老药。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诗意韵味。
在最后几行中,诗人再次回到仙境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仙境的美丽与神奇。如“海阔传缄曾命鹤”、“夜深飞佩欲骑星”,这些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仙境中的鹤鸟和星光,还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而“洞中石瀡移仙乳”一句,则通过描绘仙境中的仙乳,寓意着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同时,“云际松根长茯苓”一句则通过描绘仙境中的茯苓,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画面元素。
在最后几行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神仙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之情。如“象■朱幡朝太乙”、“宝函金诀授玄经”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仙人的威仪与尊贵,还体现了仙人的智慧与能力。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中的画面内容,也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深度和内涵。
在结尾部分,诗人再次回归仙境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之情。如“凡情久断悬应解”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放弃,还通过悬应解的意象,寓意着仙人能够摆脱世俗束缚,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尘劫都忘虑已冥”一句,则通过忘却尘世纷扰和烦恼的方式,表达了对仙人精神世界的赞美。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再次提及仙人和仙境,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之情。如“却笑蜉蝣同草露”、“也应岁月羡椿龄”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和仙人的生活状态,还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而“何由共把浮丘袂,指点三山掌上青”一句则通过描绘仙人的形象和动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仙境之美和仙人之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永恒追求的精神追求。这不仅是对仙境的描绘和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