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材蔽幽壑,大匠终不遗。
骅骝困百里,伯乐为之悲。
顾无适时材,焉能嗟明时。
使君姑苏彦,夙负英俊姿。
开口论阿蒙,耻为吴下儿。
倏起佐民邑,顿令弦诵施。
朝餐戒贪泉,夕寐抱素丝。
松柏有贞操,不受霜雪欺。
一旦劳誉流,徵书走南陲。
衡镜悬大庭,准平良在兹。
五马锡中厩,双旌拥前麾。
铜鞮古沁源,尚在羊肠西。
居人迎露冕,稚子瞻缨绥。
行将寄专城,蚤为苏民疲。
春风五裤谣,莫遣歌来迟。

【注释】

良材:好的材料。

蔽幽壑:埋没在深山中。

大匠:木工师傅。

骅骝(huáliú):骏马。困:困顿。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士,这里指吕沁州自己。悲:悲伤。

顾:只。适时材:及时的材料。

使君:指吕沁州。姑苏:地名,今江苏苏州。彦:才智过人的贤才。

阿蒙:指汉代经学家董仲舒。

吴下儿:指吴国书生,泛指平庸的人。

倏起:突然崛起。佐民邑:辅佐人民治理邑地。弦诵施:百姓歌颂德政。

戒贪泉:警惕贪泉,即“饮鸩止渴”的意思。

素丝:白色的丝织品。比喻清白、高洁。

松柏:常青树,象征忠贞不渝的品质。

霜雪欺:受冻傲霜。

征书:征召文书。南陲:南方边陲之地。

衡镜:横放的镜子。衡为横木,用以悬挂之。

五马:古代用五匹马驾车来象征车驾。锡(sī):赐给。中厩:皇家饲养马的场所。

前麾:前面指挥的车旗。

铜鞮(dié):古地名,在今河北正定附近。

羊肠西:指羊肠小道的西边。

露冕:戴星夜的冠冕,表示勤勉工作之意。

稚子瞻缨绥:孩子们仰望着车盖下垂下来的红色丝带和饰物。

专城:专司一城之责的官职。

苏民疲:使民众得到休养生息。

春风五裤谣:指《五裤歌》这首反映劳动人民的诗作。五裤歌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内容是描写农民在春耕时辛勤劳作的情景。

莫遣歌来迟:不要等他们唱完歌再来,以免耽误农时。

【赏析】

《送吕沁州》,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篇以送别为题,写诗人对吕沁州的劝勉与期望。全诗从吕沁州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作者对吕沁州前程远大、大有作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首联两句,以“良材”、“大匠”喻指吕沁州,赞其有才能,能胜任重任。“终不遗”,谓不会埋没人才。这两句是说,像吕沁州这样的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接着,以骅骝困百里自喻,慨叹吕沁州不能及时出仕,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困于小县。这两句既表达了吕沁州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普遍心态。

中间四句,写吕沁州虽困于小县,但不甘庸碌,仍努力为民造福。吕沁州虽出身寒微,但志向不凡,不愿做平庸的书生,而要辅佐人民治理郡邑,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虽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这几句诗表现了吕沁州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寄予厚望的心情。

后四句,写吕沁州虽然暂时得不到重用,但他的才干和品德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称颂。吕沁州虽然未能得志,但他的才华和德行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即使吕沁州一时未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他的品行和才能却已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吕沁州人品和才干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吕沁州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美好祝愿。

最后四句,写诗人希望吕沁州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诗人通过春风五裤谣的典故,表达了对吕沁州能够迅速崭露头角的深深期待。这几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吕沁州的关心与期望,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吕沁州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功的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