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
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
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
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
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
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
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
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
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
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
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
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
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
醉挥紫霞觞,乱落白云唱。
归舟漫容与,潭月吐云嶂。
幽兴任时违,心远觉神王。
但云谐斯游,何以答清贶。
【注释】
①浯溪:在广西桂林。
②客舟:作者自喻为游客。
③兴落:兴致已减,指游览兴致减退。
④搴(qiān):拔取,采摘。萝:一种蔓生植物,茎细而长,可编席或作帘子。
⑤所志:所追求的是。异状:奇特的景观。
⑥天宇晴:晴朗的天空。
⑦物象:自然景物。
⑧清旷:清新开阔。
⑨烟开:云雾散开。楚山:指湖南的洞庭山。
⑩弥:覆盖。
⑪遐延:延绵不绝地延伸。极览眺:极尽眺望之乐。
⑫层崖:高峻的山崖。中开:从中分开。
⑬颜公:指颜真卿。英烈姿,英俊刚烈的风度。元叟:指元结。士林仗:文人学士的典范。
⑭文辞:文章的辞藻。金石奏:比喻文章铿锵有力。
⑮抗尘容: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容貌。
⑯所志:指所追求的高雅情趣。
⑰孤云、独鹤:《庄子·逍遥游》中说:“独与夫子(颜、元)由(元结字元子功)乘白云而从溪。”后即以“孤云独鹤”为超凡脱俗者的象征。微踪:细微的踪迹。
⑱千载怀:千年来人的怀念。高山仰:对高山的仰望。《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后即用“高山仰止”比喻敬仰之意。
⑲相与:相互交往。情颇畅:心情很舒畅。
⑳芳兰荐山庖(páo):芳香的兰花被用来做山野菜肴。山庖:山林间的厨师。林瀑洒竹帐:竹林间瀑布倾洒而下。竹帐:竹制的帐子。
㉑醉挥紫霞觞(shāng):饮酒时将紫霞般的美酒一饮而尽。紫霞:美酒名,相传李白曾以此酒送别友人。
㉒乱落:纷乱落下。唱:歌声。
㉓归舟:回家的船。漫容与:悠闲自在的样子。潭月吐云嶂(zhàng):潭水映着月光,山峰仿佛从云中伸出。
㉔幽兴:幽静的兴致。任时违:任由时光流逝。神王:精神焕发。
㉕但云:不过,只是。谐斯游:同此游历。何以答清贶(kuàng):如何回答这清高的恩赐。清贶:清高的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游浯溪时的所见所感,五至八句写游后的感受,最后两句总结全诗,点明主旨。
开头两句“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写诗人早晨乘舟去游浯溪,兴致不高,只停留在水面上。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深意。因为诗人在出发前,是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的,然而到了浯溪之后,他却发现这里的景色与他想象的并不相同,于是他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才会感叹“兴落浯水上”。
第三句“搴萝豁远目”,写的是自己摘取萝草来扩大视野的意思。这里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因为他看到的只是浯溪的山水美景,却看不到其他的东西,所以他才要扩大自己的视野。
第四句“所志穷异状”,写的是他所看到的异域风光。这里的“异状”指的是他看到的不同寻常的景物。他在这里看到了许多不同的风景,有山有水,还有云彩和雾气等等。这些都是他所未曾见过的,也是他所向往的。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浯溪的山景和水景。第五句“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写的是天气晴朗,万物都显得格外清亮。这里的“清旷”是指天空清澈,没有一丝杂质。第六句“烟开楚山断,千里弥一望”,写的是烟雾散开后,可以看到远处的楚山,它们像断了一样,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的地方。这里的“弥一望”是指可以一眼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也就是无边无际。
接下来的几行则是描写了浯溪的水景。第七句“遐延极览眺,近历饱搜访”,写的是极尽远望和游览之乐。第八句“层崖划中开,峭壁摩万丈”写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和陡峭的岩壁。这里的“摩万丈”是指岩壁高耸到无法测量的高度,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第九句“颜公英烈姿,元叟士林仗”,写的是颜真卿和元结这两位文士的风采和作为。这里的“英烈姿”形容他们的气质和风度非凡;“士林仗”则形容他们的才华和学问出众。第十句“文辞金石奏,字画蛟龙壮”,说的是他们的文章如同金石般铿锵有力,字迹如同蛟龙般优美动人。第十一句“伊余抗尘容,所志在清赏”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态度和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和高尚的品德,以此来享受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第十二句“孤云寄微踪,独鹤引空杖”,则是以孤独的云彩和飞翔的鹤来象征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第十三句“岂无千载怀,亦有高山仰”则是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伟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同游二三侣,相与情颇畅。芳兰荐山庖,林瀑洒竹帐”则是描写了大家一起游玩时的愉快情景以及品尝美食时的惬意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游历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