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走百里,碧涧缘幽岑。
跻险屡得胜,旷望清烦襟。
道傍菀菀松,谁氏甘棠阴。
闻有章大夫,昔年兹抚临。
政循俗云变,世远泽尚深。
顾兹千植繁,蓊沃犹至今。
天长日色薄,风静云满林。
我行念徒侣,苦被名迹侵。
畏影且息荫,避喧聊洗心。
据床久兀傲,思奏丘中琴。
知音何寥哉,猿鹤空哀吟。
全州道中
全南走百里,碧涧缘幽岑。
跻险屡得胜,旷望清烦襟。
道傍菀菀松,谁氏甘棠阴。
闻有章大夫,昔年兹抚临。
政循俗云变,世远泽尚深。
顾兹千植繁,蓊沃犹至今。
天长日色薄,风静云满林。
我行念徒侣,苦被名迹侵。
畏影且息荫,避喧聊洗心。
据床久兀傲,思奏丘中琴。
知音何寥哉,猿鹤空哀吟。
注释:全南走百里,走了全南一百里地(全南:地名,位于今中国广东省)。碧涧缘幽岑,绿水环绕着山间小溪流(碧涧:清澈的山涧;幽岑:指幽深的小山峰或山间的小石堆、石头)。跻险屡得胜,越过艰险多次获得胜利(跻:攀援;险:险峻的地方)。旷望清烦襟,放眼望去,心情舒畅(旷望:远眺;清烦襟:解除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道傍菀菀松,道旁郁郁葱葱的松树(菀菀:茂盛的样子;松:松树);谁氏甘棠阴,是谁的甘棠树荫庇着道路旁呢?(谁:指代词,表示疑问,这里指“谁的”;甘棠:一种植物,古代常用作官员廉洁的典故)。闻有章大夫,听说有个叫章的大夫(闻:听说;章大夫:指章邯)。昔年兹抚临,当年他曾经在此治理(昔年兹抚临:以前他治理过此地)。政循俗云变,政令顺应百姓的意愿而有所变更(政:政令;循:遵循;俗:百姓的愿望);世远泽尚深,由于时运久远,恩泽仍然深厚(世远:世事变迁;泽:恩惠;尚深:仍然深远)。顾兹千植繁,回头看这些树木茂盛繁多(顾:回头看;兹:这;繁:茂盛)。蓊沃犹至今,依然郁郁葱葱(蓊沃:茂盛的样子);天长日色薄,天气晴朗时阳光变得微弱(天长日色薄:天长,天空广阔无边;日色薄,日光微明)。风静云满林,风平云淡,林木苍翠满目(风静:风停止;云满林:云彩布满森林)。我行念徒侣,我独自行走思念着同伴(行:行走;念徒侣:想念同伴;徒侣:同僚或朋友)。苦被名迹侵,却遭受名声的困扰(苦被名迹侵:辛苦被名声所累扰);畏影且息荫,害怕自己的阴影而避开树荫(畏影:恐惧自己的影子;息荫:休息在树荫下)。避喧聊洗心,躲避喧闹而洗练心灵(避喧:避开喧嚣;聊:姑且;洗心:洗涤心灵);据床久兀傲,长时间独坐在床边显得高傲不群(据床:独自坐在床上;兀傲:孤傲)。思奏丘中琴,想到弹琴演奏一曲(奏:弹奏;邱中:山丘之间)。知音何寥哉,知道音的人多么稀少啊(知音:知音之人;寥哉:稀少)!猿鹤空哀吟,猿鹤只能发出悲哀的鸣声(猿鹤:指猿和鹤;空:白白地;哀吟:悲哀的鸣叫)。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旅途中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一种孤独寂寞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首联“全南走百里,碧涧缘幽岑”,诗人一路走来已经走了百里地,眼前是一片清澈的山涧,周围是茂密的树林。颔联“跻险屡得胜,旷望清烦襟”,诗人攀登险峰多次获得胜利,放眼远望,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颈联“道傍菀菀松,谁氏甘棠阴”,路旁茂盛的松树,是谁家的甘棠树荫庇着道旁呢?尾联“天长日色薄,风静云满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湛蓝,阳光微弱,云朵满天飘洒。诗人独自行走,思念着同伴,感到内心孤独寂寞。最后两句“畏影且息荫,避喧聊洗心;据床久兀傲,思奏丘中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追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