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相逢今白头,别来又是十馀秋。
他年舟过期重会,前日书来未及酬。
无命遽成终古诀,有才可惜半生休。
朝来忽得江南讣,老泪临风不觉流。

【注释】

弱冠:二十岁。白头:白发,这里指老年。十馀秋:十多年。他年:将来的一年,指来年。期:盼望。重会:重新会面。前日:前天,指去年。书:书信。无命:没有福气、命运不好。遽:突然,急忙。终古:永远,永久。半生休:一辈子,一生。朝来:今天早上。江南:今江苏、浙江一带。讣:死讣,死讯。

【译文】

年轻时与你相识相交,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自从别后又过了十多年。他年我定能乘船去拜访你,前天的书信还没来得及回答你。没有福气突然成了永久诀别,有才能可惜只能活了半生。今天忽然收到江南的死讯,老泪不觉在风中流下。

【赏析】

这是一首哀悼亡友的诗作。作者杨叔琳与亡友张元干是挚友,张元干曾于绍兴十年(1140)赴江西任职途中病逝,次年(1141)其家属到临安,杨叔琳为之写此哀挽诗。诗中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回忆往昔。“弱冠”,二十岁时;“相逢”指相遇、相识。诗人二十岁时与朋友相遇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今日”则指友人去世的时间,已经多年过去了。“又是”表示时间之长。“又”字突出了时间的漫长。“十馀秋”表明已过去十余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颔联表达对亡友未来的祝愿和对过去的思念。“舟期”,即乘船约定的日期。“重会”,再次见面。“未及酬”,还没有来得及答谢对方。“前日”,昨天。“书来”,信到了。“未及酬”,即未及时回信。“未及酬”三字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又表现出自己未能及时回报对方的愧疚之情。

颈联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惋惜。“不终”,没有走到最后,指人死。“才”指才学。“休”指停止,这里表示可惜之意。“有命”,指命中注定。“不幸”,意谓不幸遭遇,也指不幸而早逝。“半生休”即一生不得善终,暗指亡友英年早逝,令人痛心疾首。

尾联表达作者得知亡友逝世消息时的悲痛之情。“忽”字表现了诗人接到死耗时的震惊和悲愤。“江南讣”,指传来噩耗说江南某地有人死了。“老泪”指悲伤至深而流下的泪水。“临风”,面对风,此处指看到风吹动树叶的样子。“不觉”,不知不觉之间。“老泪”,指悲伤至极而无法抑制的眼泪,这里指因听到噩耗而悲伤落泪。

这首诗通过描绘亡友生前与作者的交往情景,以及诗人得知亡友逝世的消息后的悲痛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早逝命运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堪称悼亡诗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