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雨初霁,虚馆生晚凉。
悲风振木末,激烈流清商。
寒蝉抱叶悲,哀鸿叫云翔。
蚯蚓出其窍,蛜蝛鸣在房。
螀蛩鸣我前,蟋蟀鸣我旁。
物各感其时,岂必皆不平。
而我于此际,兀然坐欲僵。
凄然动我心,冥思搜枯肠。
壮哉秋声赋,三叹思欧阳。
兰台一何卑,戚戚徒尔伤。

【注释】:

孟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农历七月。

虚馆:空荡的馆舍。

晚凉:傍晚时分的凉爽。

悲风:凄苦悲凉的风。

激扬:声调高亢激昂。

寒蝉:秋天的知了。

蛜蝛(yíng zhōu):即蟋蟀,又名“促织”。

冥思:深沉的思考。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写他独处空房中的所感所思。首联点明时节;颔联写风声,借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颈联写秋虫之声,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凄凉之情;尾联用典,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杜甫诗作中的佳作。

【译文】:

孟秋天气刚刚放晴,空寂的馆舍透出凉爽气息。

凄厉的风声从林梢传来,声调高昂激烈地唱着清商曲。

秋风萧瑟,悲凉的树叶在低语着哀鸣,大雁南飞,发出悲切的叫声。

蚯蚓钻出洞外,蛜蝛也在房屋中鸣叫,蝉和蟋蟀都在门前哀鸣。

各种昆虫都感到了它们的生辰,难道就一定是不平之气吗?

而我正坐在这里,兀然不动,仿佛要僵死在那里。

这凄清冷寂的感觉触动了我的内心,我陷入了深思,搜求枯肠里的灵感。

壮志豪情地吟咏秋景,三度吟哦思念欧阳修。

兰台是多么卑下啊,徒然让我伤心罢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秋天,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由华州(今陕西渭南)移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寓居成皋县令韦陟的官邸,也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所云“卜居渭城”之地。诗人在寓居成皋期间写了一些诗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这首《秋兴八首》,其中前四首写于此时。《秋兴八首》为七言律诗组,每首都有小序,共八首。这些诗歌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的艰难处境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