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
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
诸君俗事骎骎逼,未必茱萸得共簪。

诗句释义:

  1. “一架藤花偃卧深” - 描述的是一幅画面,藤花盛开,姿态优美地躺在深深的庭院里。
  2. “到门双骑有铃音” - 描述了有人骑着两匹马来到门前,铃声悦耳。
  3. “懒为薄俗牢骚面” - 表达一种厌倦或不满的态度,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表示出无奈和反感。
  4. “喜见文人整暇心” - 表达了对于文人雅士闲暇生活的欣赏和喜悦。
  5. “顾曲可曾妨快饮” - 在欣赏音乐(顾曲)时,可以不妨碍饮酒的欢乐。
  6. “穷经从未废闲吟” - 即使在深入研究经书的过程中,也从未间断过吟诗作赋的爱好。
  7. “诸君俗事骎骎逼” - 暗示着周围的世俗事务日益紧迫,让人感到有些压力。
  8. “未必茱萸得共簪” - 表达了一种忧虑,担心不能像古人一样,在节日里一同佩戴茱萸,享受节日的乐趣。

译文:
一架藤花静静地躺卧在深深的庭院里,
门前来了两匹马,铃音响亮的迎接。
我懒得为那些庸俗的事情抱怨,
看到文人的闲暇心情让我欢喜。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不会妨碍喝酒的快乐,
即使钻研经书,也没忘记吟咏。
周围的俗事日益紧迫,我们或许不能像古人那般庆祝,
也许茱萸也不能和大家一起装饰簪子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通过藤花的描述引入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第二句则通过门铃的声音引出了诗人与外界的交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某种疏离感,以及对文人闲暇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对世俗的繁琐表示出不耐烦,又对文人的悠闲生活充满羡慕。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他对无法与古人一同庆祝节日表示出了遗憾。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