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共清言到夕曛,僮奴私讶不论文。
桐斋剪烛贪听雨,柳岸维船殢看云。
客路有谁谙啸咏,独游无与话悲欣。
偶逢燕市虬姿客,醉向残灯错唤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寄怀韬仲
每共清言到夕曛,
僮奴私讶不论文。
桐斋剪烛贪听雨,
柳岸维舟殢看云。
客路有谁谙啸咏,
独游无与话悲欣。
偶逢燕市虬姿客,
醉向残灯错唤君。
注释
- 每共清言到夕曛:每次相聚讨论到傍晚时分天色变暗。
- 僮奴私讶不论文:家中仆人私下里感到惊讶,不明白为什么在讨论文学时不再深入交流。
- 桐斋剪烛:在书房内用剪刀剪灭蜡烛。
- 柳岸维舟:在柳树下摆渡船。
- 客路:指旅途中的道路或地方。
- 燕市虬姿客:指的是一个具有奇特体态的客人。
- 醉向残灯:形容酒醉后的行为举止。
- 错唤君:错把对方当成了其他人。
译文
我与您共同讨论至黄昏,家中仆人私下里感到惊讶,不明白为何讨论文学时不再深入交流。书房内用剪刀剪灭蜡烛,我在柳树下摆渡船时,看到您那独特的体态。在旅途中,有没有人懂得像我们一样啸咏?我一个人在旅途中,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只能独自面对这悲伤和喜悦。偶然间遇见一位燕市中的虬姿客,他醉酒后将我认错了,竟然错把我当作了别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幽雅景象,通过对话和动作展现了作者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彼此间的默契。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夜幕降临”、“剪烛”、“柳岸”、“维舟”等,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还加深了读者对于场景的感受。此外,“僮奴私讶不论文”和“醉向残灯错唤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客路有谁谙啸咏”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且不失含蓄,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