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房林下誉难兼,色韵如娘两占先。
间气不钟男子去,才情偏与内家传。
曾陪曲宴吟风絮,忍便长斋读妙莲。
龙女自然成佛早,未妨权领散花天。

诗云:

闺房林下誉难兼,色韵如娘两占先。

间气不钟男子去,才情偏与内家传。

曾陪曲宴吟风絮,忍便长斋读妙莲。

龙女自然成佛早,未妨权领散花天。

注释与赏析:

  1. 闺房林下誉难兼:这句描述了女子在闺房中受到赞美的情景。“闺房”指的是女子的私人居室,而“林下”通常指代幽静之地,此处可能指山林或园林中的环境。此句表达了女子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备受赞赏。

  2. 色韵如娘两占先:这里的“色韵”指的是女子的美貌和气质,而“娘”则是一种亲昵的称呼,常用来指女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子的美色和气质让她在所有女性中脱颖而出。

  3. 间气不钟男子去:这句话表达的是男性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荣誉。“间气”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运气或时机,“钟”意为命中注定,“男子去”表示男性被时代所淘汰或不被重视。整体上表达了对男性命运的悲观和对女性成就的肯定。

  4. 才情偏与内家传:这句强调了女性才华的传递和传承。“内家”通常指代家庭或内部事务,“传”表示传递、传承。此句意指女性的才智和才能被家族或家庭所继承和发扬。

  5. 曾陪曲宴吟风絮:这句描绘了女子参与宴会并吟唱的情景。“曲宴”指宴会,“风絮”是风中的柳絮,用来比喻轻盈飘逸的舞姿或诗句。整句意味着女子在宴会中以优雅的舞姿和优美的诗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6. 忍便长斋读妙莲:这里的“长斋”指的是长时间的素食,“读妙莲”则是指诵读佛教经典,特别是《妙法莲华经》。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7. 龙女自然成佛早:这句话用神话传说中的龙女形象,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愿望和对未来成功的预言。龙女在佛教故事中常常代表着尊贵和神圣,这里暗示着通过努力和修行,女子可以早早达成高僧或圣人的境界。

  8. 未妨权领散花天: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尽管女子可能不能直接参与世俗的权力斗争,但她的智慧和能力足以影响世界。“散花天”在这里可能是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即女子虽无权力却能像天空一样高远和自由地影响世界。

创作背景与作者信息:

这首诗出自明朝诗人王彦泓之手。《奏记装阁六首》是一组诗歌作品,每首都有其独特含义和风格。这首诗作为其中之一,展现了王彦泓对女性美的赞赏、对女性智慧的推崇以及对女性未来成就的期待。王彦泓本人也是一位博学好古的人物,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同看法,也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对文学的深入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