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已见太湖全,米囤虫头出没边。
长想清秋明月夜,携筇直上万峰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四·枫桥》,全诗如下:

半山已见太湖全,米囤虫头出没边。
长想清秋明月夜,携筇直上万峰巅。

注释:

  1. 诗句解析
  • “半山已见太湖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半山腰,已经能够看到整个太湖的美景。这里的“半山”可能是指山的高处或视野开阔的地方,而“太湖”则指的是广阔的湖泊。
  • “米囤虫头出没边”: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湖边稻田里的昆虫在稻田里来回穿梭的景象。米囤是指稻田中的禾穗,而虫头则指那些在稻田里活动的昆虫。
  • “长想清秋明月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秋时节夜晚的美好景色的喜爱。这里的“清秋”指的是秋天,而“明月夜”则是指月亮明亮的夜晚。
  • “携筇直上万峰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山峰的情景。这里的“筇”是一种手杖,而“万峰巅”则是指山上的高峻之处。
  1. 译文
    站在半山腰,我已经能够看到整个太湖的美景了,稻田里的虫儿们在稻穗间来回穿梭。我常常在清秋的夜晚,带着手杖登上万峰之巅,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中山水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半山”、“太湖”、“万峰巅”等词句,都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月亮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