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透珠灯蜡泪流,隔街笙鼓送人愁。
可怜心似清霄月,皎洁随郎处处游。
”`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风透珠灯蜡泪流,隔街笙鼓送人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春夜的灯会,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转与消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风透珠灯蜡泪流”:描述夜晚微风吹过,珠灯摇曳,烛泪滴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珠灯作为古代元宵节常见的装饰,象征着节日的喜悦与热闹。然而,当风轻轻拂动时,烛泪如同无声的泪水流淌,增添了几分哀愁。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节日的欢乐场面,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不舍。
- “隔街笙鼓送人愁”:描写了街道两旁,远处传来的笙鼓声似乎在为即将离去的人们送行,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忧愁。这里的“送人”既指实际的人,也可能暗喻那些即将离开或结束的事物。这种声音虽然给人以欢愉的感觉,却也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痛苦,从而引发人们的愁绪。
- “可怜心似清霄月,皎洁随郎处处游”:将人的心比作夜空中的明月,清澈、明亮且纯洁。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情感是易逝的。月亮无论在哪里都能照亮黑暗,象征着恒久不变的美好。这里也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地,心中的美好感情都能如月光般洒满人间。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景,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