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注释】

花下:即“花前”。

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不一定春天的工匠一夜之间就能移去杏花的艳丽色彩,它还是像以前那样在夜色中娇艳动人。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我知道这种颜色与人有关的地方,就在它由红变白的时候。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说春天的功夫并不需要一夕之间,就使杏花的颜色有了变化。次句点出“夜来”二字,写杏花在夜色中依然艳丽如故。三、四两句写杏花的颜色与人的关涉,而重点在第三句上,写到了颜色的变化过程,也写出了颜色与人的关系,同时暗含着诗人的感情。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指出了颜色变化的原因(红消欲白),也表明了自己对这种变化的心情(知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明快,感情真挚感人,堪称唐宋以来咏物诗中的佳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