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注释】
花下:即“花前”。
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不一定春天的工匠一夜之间就能移去杏花的艳丽色彩,它还是像以前那样在夜色中娇艳动人。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我知道这种颜色与人有关的地方,就在它由红变白的时候。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说春天的功夫并不需要一夕之间,就使杏花的颜色有了变化。次句点出“夜来”二字,写杏花在夜色中依然艳丽如故。三、四两句写杏花的颜色与人的关涉,而重点在第三句上,写到了颜色的变化过程,也写出了颜色与人的关系,同时暗含着诗人的感情。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指出了颜色变化的原因(红消欲白),也表明了自己对这种变化的心情(知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明快,感情真挚感人,堪称唐宋以来咏物诗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