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文采羡玄耽,更有青溪妹第三。
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
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
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
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
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
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
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
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
体自生香防姊觉,眉能为语任郎参。
发光可鉴千盘滑,唇味如饴一啮甘。
记得那时偷近处,唾绒红点碧窗南。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叫唐女冠的女子(即鱼玄机)的深厚感情,并表达了她对这段感情的珍惜和怀念。

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闺门文采羡玄耽,更有青溪妹第三。
    译文:家中闺房的文采令我羡慕,尤其那位名叫青溪的妹妹更让我着迷。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中女子文采的赞赏之情,尤其是对于青溪妹妹的特殊喜爱。

  2. 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
    译文:小时候不曾见过那红漆的门扇紧闭,日常里也很少有机会更换过白色的单衣。
    注释:这句反映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渴望。

  3. 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
    译文:梳妆台上的发钗被风轻轻吹动,花丛中的蝴蝶争相飞舞。
    注释:这句描绘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她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敏感。

  4. 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
    译文:雅致的玩笑中引用经典文献赞美郑婢,狂放的诗作中流露出对吴男深深的爱意。
    注释:这里的“郑婢”和“吴男”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美女或男子,通过典故和诗词表达对对方的深情。

  5. 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
    译文:在红色的衣服中感受到欢乐和悲伤,在素女图前露出微笑却带着羞涩。
    注释:这里的“红儿”和“素女图”可能是寓意深远的物品或画作,代表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6. 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
    译文:思念之情如同隔着屏风听到的声音一样急切,仿佛能听到她在枕边轻声诉说。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深切思念,以及那种渴望与她亲密接触的心情。

  7. 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
    译文:用餐时总是想着你,寄出的信笺忧愁地倚靠在玳瑁制成的簪子上。
    注释:这句描绘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以及在书信往来中传递的深情。

  8. 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
    译文:难道天上的喜鹊能助我回忆起往事?我愿化作鸡舌为你含情脉脉。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对方深厚的思念,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份情感的愿望。

  9. 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
    译文:远远猜测你的踪迹,心中已经嫉妒不已;尚未听到你的话语,我的性情就已然知晓。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对方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的理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10. 体自生香防姊觉,眉能为语任郎参。
    译文:自己散发的香气足以防止姐姐察觉,只要眉毛微微一动就能传达我的心声给郎君。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魅力的自信以及对对方的独特理解,暗示了两人之间默契的关系。

  11. 发光可鉴千盘滑,唇味如饴一啮甘。
    译文:你的笑容如同镜面一般明亮,唇齿间的滋味就像甜蜜的饴糖一样让人陶醉。
    注释:这句描绘了作者对于对方外貌和味道的喜爱,以及两人之间甜蜜互动的场景。

  12. 记得那时偷近处,唾绒红点碧窗南。
    译文:还记得那时偷偷靠近你的时刻,你的唾沫沾湿了红色的窗纱,留下了点点的痕迹。
    注释:这句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对方的深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唐女冠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纽带。同时,诗歌中还蕴含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于爱情的珍视,体现了唐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