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是虎头痴,生儿复虎儿。
三年声壮伟,二尺骨权奇。
见客能觞酒,搴余问草诗。
风尘来燕颔,尔辈已堪疑。
【注释】
席上:酒宴上。益卿:张益,名益(1075~1138),字益之,号南湖居士,南宋初诗人。幼子:长子虎儿、次子虎儿。虎头痴:喻儿子像虎一样勇猛。生儿复虎儿:指儿子也像虎一般凶猛。三年声壮伟,二尺骨奇:指儿子的身材高大,骨骼强健。见客能觞酒:指儿子善饮。搴余问草诗:指儿子善于吟诗。风尘来燕颔:指儿子像燕子一样的下巴(即面庞)。尔辈:你们这一代。堪疑:值得怀疑。
【赏析】
这首《席上戏赠益卿幼子虎儿》,是作者与张益的儿子张虎儿饮酒赋诗时的即兴之作,也是一首咏物诗和送别诗。作者通过咏赞儿子的英勇豪迈,寄托了对友人及其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怪是虎头痴,生儿复虎儿。”起句用典,点出了“虎儿”的姓名和名字来源,又以“怪”字作结,表明了自己对儿子的惊异之感。“虎头痴”,语出《晋书·王猛传》。王猛为苻坚所器重,苻坚曾说:“如朕得王公治国治民,当使百姓丰裕,国无盗贼。”后来王猛辞官回乡,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时,他说:“我遇主不淑,故有今日之悔耳。”王猛自比于猛虎,而称自己的儿子为“虎儿”。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既说明自己对儿子的惊异之感,同时也表示了对自己儿子的期许和鼓励。“生儿复虎儿”,则进一步强调了儿子的勇猛和雄壮的气概。
“三年声壮伟,二尺骨奇。”这是对儿子身体特征的描绘。“三年声壮伟”,是指儿子的身高已经达到三丈,声音洪亮有力;“二尺骨奇”,则是指儿子的骨架坚实强健。这两句是对儿子的外在形象的具体描写,既表现了其英武的气概,也体现了其体格健壮的特点。
“见客能觞酒,搴余问草诗。”这两句则是对儿子性格特点的描绘。“见客能觞酒”,意谓儿子善于接待客人并善于饮酒;“搴余问草诗”,则是指儿子善于吟诵诗歌。这两句既是对儿子才艺的描述,也是对他性格的一种肯定。儿子不仅勇敢、豪迈,而且文采飞扬、才华横溢。
“风尘来燕颔,尔辈已堪疑。”这是在赞美儿子的同时,对其未来的一种期许和祝愿。“风尘来燕颔”,是指儿子的容貌俊美如同燕子的下巴;“尔辈已堪疑”,则是说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令人难以辨认真伪。这两句既是对儿子外貌特征的一种描述,又是对其未来的一种期望和祝愿。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业,成为一代英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儿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其英勇豪迈性格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