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无好兴,归及采桑时。
愧汝张京兆,朝朝画翠眉。
【注释】济之:即王涯,字济之。
杂言解嘲二首:指《杂言解嘲》和《嘲解嘲》,都是唐代诗人王涯所作的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而作,借张京兆(即张仲素)画眉之事来嘲笑王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首句“济之怪余久归赋杂言解嘲二首”,表明了作者要写这首诗的目的。济之是作者的朋友,两人交往甚密。济之久不归,作者便写了这两首诗,以表达对他的关心。
第二句“梁鸿无好兴”,借用东汉时梁鸿与孟光的故事,说明自己没有好的兴致,所以久不归。梁鸿与孟光相敬如宾,夫妻恩爱有加,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生。而作者则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久不归家,可能是由于家中有难处,也可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但无论如何,他都表示自己没有好的心情去面对这些。
第三句“归及采桑时”,则是说作者回到家中的时间正好是采桑之时。采桑,古代女子的一种劳作方式,她们在田间采摘桑叶,用来养蚕。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也暗示了他久不归家的无奈。
最后一句“愧汝张京兆,朝朝画翠眉”,则是对王涯的一种讽刺。张京兆,即张仲素,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儿子。他为人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的爱戴。然而,他却喜欢画翠眉,这与他的清官形象不符。因此,作者认为王涯的行为是可耻的,他不仅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常常画翠眉。这两句诗既是对张仲素的讽刺,也是对王涯的一次公开谴责。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王涯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久不归家、思念妻子、讽刺王涯等情节,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同时,通过对梁鸿、张仲素等人的引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