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不到城市,逢人无厚颜。
一瓢风外树,双屐雨中山。
流水春喧碓,归云暮掩关。
忧时心未已,只益鬓毛斑。
【注释】
迹:足迹。
逢:遇见。无厚颜:没有脸面。
一瓢风外树,双屐雨中山:意思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山中,只有风声和雨声伴着我(的)左右。
流水春喧碓,归云暮掩关: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溪流哗哗地流淌着;傍晚时分,云雾笼罩着山冈,仿佛是关闭了山门。
忧时心未已,只益鬓毛斑:意思是说,担心国家的事情,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只有让头发变白而已。
【赏析】
何逊(460—520),南朝梁诗人。字仲言,南乡舞阴(河南舞阳西北)人,祖籍东海兰陵(山东苍山)。出身寒微,但才学出众,曾为南康王萧伟的功曹。何逊早年出仕,因不满朝廷黑暗腐败,遂隐居不仕,晚年又出仕为建安王萧子纲侍读兼镇军参军。何逊一生虽多次出仕,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婉约,语言清丽,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感受,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的诗篇,也有写景状物的佳作,更有许多寄情山水、感时伤怀之作。
题何梅阁山居
这首诗是何逊隐居山居时所作的。全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幽景色,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自己的住所离城市很远,所以很少与城市的人接触,因此也找不到与人交往的面孔。“迹不到”三字点明自己的隐居生活,而“无厚颜”则表明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一瓢风外树”,意思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山中,只有风声和雨声伴着我(的)左右。这里的“风外树”既是指风中的树叶,也是指风中的树木。“双屐雨中山”,意思是说,我穿着双木屐走在雨水覆盖的山路上。这里的“雨中山”既是指山间的雨水,也是指山中的小路。这两个句子都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自在。
第三句进一步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流水春喧碓”,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溪流哗哗地流淌着;而“归云暮掩关”,则是说傍晚时分,云雾笼罩着山冈,仿佛是关闭了山门。这两句话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忧时心未已,只益鬓毛斑”意思是说,担心国家的事情,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只有让头发变白而已。这里的“忧时”指的是为国家担忧;“心未已”指的是心中的忧虑一直没有停止;“鬓毛”指的是自己的头发;“斑”指的是变白。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心,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诗人对自然和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