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戎麾满,中原汗马疲。
龙蛇伤纪岁,麟凤叹非时。
土贡包茅废,边防羽檄驰。
杜陵忧国念,蒦闷强裁诗。
【注释】
①戎麾(yī huī):军旗,指军队。
②中原: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省一带。汗马:指战马。
③龙蛇:喻国运。纪岁:犹“纪时”,即记时。
④麟凤:喻贤才。叹非时:谓贤才不能得到任用。
⑤土贡:指地方贡献的特产。包茅:古代的一种祭祀用的草束。羽檄:古代用以传递紧急军事文书的竹简或木片。
⑥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位于长安东北。蒦(wēi)闷:忧愁烦闷,这里用作动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目睹国家衰败,感慨系之,写下了这首《寓舍偶题》。
开头四句是说:四海之内,旌旗遍插,到处都在打仗,中原一带,连战马都累得疲惫不堪。这两句写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渲染一种悲壮气氛。
五、六句写国家衰败的严重情况。“龙蛇伤纪岁”一句,比喻国运衰败,像龙蛇一样,年复一年地受到损害,“纪”,通“纪”,记。“麟凤叹非时”一句,说明国家已到了人才无用的时代。“伤”、“叹”,都是感叹的意思。“麟凤”,比喻贤才。“非时”,不遇合于时代。“伤纪岁,叹非时”,是慨叹国家政治腐败,贤才失路。
七八句写边境的紧张状况。“土贡包茅废”,“土贡”,即地方贡献。“包茅”,是古人祭祀天地时所用的一种草,用来裹蒸熟的牲肉。“羽檄(xí),”是急送军情文书的小简。“驰”,跑。这两句说,现在边塞上的紧急公文,如飞箭般地奔驰着,传达着朝廷的命令。
九句写忧念国家的情怀。最后四句写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安。“杜陵”,指唐宣帝李显陵墓所在地。“蒦”,音wěi闷,愁闷,忧郁。这两句是说,我忧愁烦闷,强作诗词以抒发忧思。
全诗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作者从广阔的背景落笔,描绘出一幅幅动荡不安的画面,接着又通过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感情真挚而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