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
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诗句注释
- “二龙怅望杳东游”:这里“二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两个重要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象征,他们远赴东方,象征着一种追求或探索。
- “弓剑苍茫满地愁”:这里的“弓剑”可能代表了战斗和冲突,而“苍茫”则传达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的感觉,整个句子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 “青草空遗双冢月”:青草和双冢月亮可能象征了某种失落或哀伤的情感,暗示着对过去事物的怀念。
- “彩云已散六宫秋”:彩云可能代表了美好的事物或幻想,而六宫秋则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暗示了一种失落或结束。
- “长江落日忠臣恨”:长江落日可能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忠臣的怨恨则反映了对过去的不满或遗憾。
- “易水寒风壮士羞”:易水寒风可能代表了某种挑战或困难,而壮士的羞愧则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或悲伤。
- “楚汉兴亡俱一梦”:楚汉兴亡可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更替或变迁,而一梦则强调了这一切的虚幻和无意义。
- “当时何用割鸿沟”: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进行无谓的战争或争斗的行为,表示对这些行为的否定。
译文
二龙远望东方追寻理想,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忧愁。
只剩下荒芜的草地和两个坟墓上的月亮,天空中美丽的彩云已经消散。
夕阳西下,长江边的忠臣充满愤怒,易水上寒冷的风让壮士感到羞耻。
无论是楚汉还是汉魏,所有的兴盛与衰落都只是一场梦幻,我们当初何必去争夺那片界限分明的土地?
赏析:
《读史有感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借汉事写“甘露之变”的历史,反映了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这首诗兼有艺术与史料两方面的价值,既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之情,也展示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历史,避免被表面的荣辱得失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