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飞熊应兆年,身无根蒂总由天。
陶潜为设生前祭,张旭何妨醉后颠。
明月梅花千树雪,东风杨柳万条烟。
近婴疴痒何曾说,恐犯麻姑袖里鞭。

【注释】

  1. 飞熊:比喻帝王,这里指唐玄宗。
  2.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
  3.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
  4. 麻姑: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传她用手中的玉拂子驱赶恶灵,故称。
  5. 婴疴痒:病痛。
  6. 恐犯麻姑袖里鞭:担心自己像麻姑一样,被她的玉拂子驱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未到飞熊(指唐玄宗)之年时所写的。诗中表达了对飞熊年兆的期盼,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人以陶渊明为设祭,张旭则表示自己可以醉酒后颠狂。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明月照映下梅花如雪,东风拂过杨柳似烟。但诗人却感到疾病缠身,从未提及。最后,诗人担心自己会像麻姑一样,被她的玉拂子驱逐出世。

译文:
未到飞熊年应兆,无根蒂总由天。
陶潜为设生前祭,张旭何妨醉后颠。
明月照映千树雪,东风拂过万条烟。
近病缠身说未说,怕受麻姑袖里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感慨和期待。首句“未到飞熊年应兆”表明诗人还未到飞熊(即唐玄宗)之年,而自己的命运似乎已被天命所定。第二句“身无根蒂总由天”则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阐述,意味着自己的一切似乎都与天意有关,无法摆脱。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引用了陶渊明和张旭的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态度。陶渊明被后人视为高洁之士,他选择饮酒自娱、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屈服。而张旭则以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著称,他在醉酒之后能够达到一种颠狂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显示了他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他对世俗规则的蔑视。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明月下的雪白梅花和东风中的杨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但诗人在这里并没有沉浸在美景之中,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上,表现出一种担忧和焦虑。

最后两句“近病缠身说未说,怕受麻姑袖里鞭”,则是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麻姑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她手持拂尘,可以驱除邪恶。诗人将自己比作可能会被她驱除的神仙,从而表达了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