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亭外月初高,采石江头夜泬寥。
万顷金波迷宿鹭,数声铁笛舞潜蛟。
仙人跨鲤应难捉,使客乘槎或可招。
君去定知重玩赏,不愁霜露袭征袍。
【注释】
蛾眉亭:在采石,为江边名胜。
宿:停息。
万顷金波:指水面上月光如万顷的金子。
数声铁笛舞潜蛟:铁笛声声,惊动了潜藏在水下蛟龙。
仙人:传说中的得道者。这里指作者。
乘槎(chá):传说中乘木筏过天河。
霜露:指秋天的霜雪。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之作,诗人借送别之机,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之情。全诗意境清丽、格调高远,富有哲理性。
首联写景:从“蛾眉亭外”到“采石江头”,描写了一幅月夜江上的画面。诗人用“月初高”来衬托“夜泬寥”,以“万顷金波”来形容月亮的辉煌灿烂和江面的宽阔无垠,形象地勾勒出江天一色,皓月当空的美景,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气氛,为下句的描写作铺垫。
颔联写友:“万顷金波迷宿鹭”是写朋友在江上泛舟,观赏着皎洁的月亮,陶醉在这美好的夜景之中。“宿鹭”指停歇在水边的白鹭,它们也沉醉于这迷人的夜色中,不知时光已逝。“潜蛟”,暗喻友人的行踪。尾句写友情:“数声铁笛舞潜蛟”,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又表现了他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颈联写仙游:“仙人跨鲤应难捉”,“仙人”,即作者,他骑着鲤鱼遨游太空,自在洒脱;而“难捉”,则暗示出人生无常,不可强求。“使客乘槎或可招”,这里的“使客”是指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能够乘着木筏渡过天河,结交神仙。尾句进一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你这次离别后一定会重游故地,欣赏美丽的风景,不必担心秋霜冻人会侵袭你的衣物。
这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象优美。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诗歌具有一种超尘脱俗的美。此外,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巧妙地借助了神话传说,使得作品具有了一种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