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云孙鬓已斑,往来湖海不辞难。
新居搆近三天竺,故国遥临七里滩。
别后几番劳梦寐,归时还欲制纶竿。
一生自有松篁操,合向林泉老岁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司谏云孙鬓已斑,往来湖海不辞难。
“司谏”指的是古代的谏官,他们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劝谏。这里用来形容江文初(可能是指某位名叫江文初的人)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他仍然四处奔波,不畏艰难。

新居搆近三天竺,故国遥临七里滩。
“新居”指的是他新建的住宅,“三天竺”是杭州著名的景点,位于灵隐寺附近。“故国”则指的是他的家乡,“七里滩”可能是他家乡的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地理特色的地标。

别后几番劳梦寐,归时还欲制纶竿。
“别后”指的是离别之后,“梦寐”表示他常常在梦中思念故乡。“归时”则是他回到故乡的时候。“制纶竿”可能是说他想要制作一根钓竿,以此来寄托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生自有松篁操,合向林泉老岁寒。
“松篁”指松树和竹子,这是诗人用来比喻他坚韧不拔的品质。“林泉”则是山林泉水,这里用来象征他的隐居生活。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坚持,以及他渴望过上清静隐居生活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文初的生活经历和他的性格特点,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谏官不畏艰难、四处奔波的形象。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最后一句”一生自有松篁操,合向林泉老岁寒”,更是将这种追求和坚持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