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过咸阳百二关,扪萝犹忆旧时攀。
却怜井底公孙述,虚筑层城据此山。

【注释】

险过咸阳百二关——指夔州的险要。百二关,泛指险要的关口。

扪萝——攀上树。

却怜——可惜。

公孙述——东汉末年,割据四川的军阀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封公孙述为蜀王。

虚筑层城据此山——公孙述曾自称蜀王,在山上筑城而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巴渝(今重庆)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和感慨。

首联“险过咸阳百二关,扪萝犹忆旧时攀。”写诗人行经险要之地。“险过咸阳”,即指经过夔州一带,这里地势十分险要,比咸阳还要险要十倍。“扪萝”两句,意思是说,虽然现在形势险要,但当年自己也曾攀援而上,因此对这里的险要并不可怕。这两句看似平平常常,实际上却暗含着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功绩的自我肯定。

颔联“却怜井底公孙述,虚筑层城据此山。”写诗人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却怜”二字表明作者对现状的不满,认为公孙述的失败是注定的、不可避免的。“虚筑层城”四句,意思是说,公孙述曾自称为蜀王,在山上修筑城堡居住。如今看来,他的失败是迟早的事。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局势的不满情绪,也流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之情。

此诗一气呵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叙往事,再论今事,最后归结到自身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