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何迢迢,蟋蟀鸣阴壁。
蟾升林薄见,露下庭宇阒。
萤火寒依人,羸驹倦嘶枥。
开襟纳虚明,万事谢欣戚。
【注释】迢迢:形容距离遥远。蟋蟀:即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蟾(chán)升:指月亮从林中升起。露下庭宇阒(qù):夜深时庭院里一片寂静。萤火:萤火虫发出的光芒。羸(léi)驹:瘦弱的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诗。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 秋夜何迢迢,蟋蟀鸣阴壁。
- 解释:秋天的夜晚多么漫长而遥远,蟋蟀在墙壁上低声鸣叫。这里的“迢迢”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感,给人一种时间仿佛拉长的感觉。蟋蟀的鸣叫是自然界的一种声音,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象征意义,可能是诗人在表达对时光的感叹或是内心的孤独。
- 赏析:首句开篇便营造出了一种悠远、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蟾升林薄见,露下庭宇阒(qù)
- 解释:月亮从树林间升起,月光洒满庭院,显得格外幽静。
-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扩展了前一句的场景,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宁静图景。”蟾升”指的是月亮从林中升起,”林薄”是指稀疏的树林,”阒(qù)”则是寂静的意思。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 萤火寒依人,羸驹倦嘶枥(lì)。
- 解释:萤火虫微弱的光芒映照着人的身影,疲惫的马在一旁嘶鸣,似乎有些疲倦。
- 赏析:第三句和第四句将焦点转移到了人与动物身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萤火虫的微光给人以温暖而孤独的感觉,而马的嘶鸣则表现出一种生命力的顽强和疲惫。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开襟纳虚明,万事谢欣戚。
- 解释:敞开心扉接受这份清朗和光明,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随着夜色的消散而消失。
- 赏析: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襟纳虚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明亮月光时的心境,”万事谢欣戚”则是对前文所表达的情感的升华,意味着所有忧愁都已随风而去,只剩下心灵的宁静和喜悦。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