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动书幔,仿佛西南来。
庭柯下露叶,哽咽递相催。
瓜蔓滞宿雨,袅袅蒙尘埃。
草虫阶下鸣,流萤亦徘徊。
坐感岁事速,忽如车轮推。
门前有层城,层城复高台。
乘风欲登眺,仰溯天汉回。
帝子不可见,青鸟非良媒。
中夜耿深忧,泪落秋生苔。

杂诗

凉风动书幔,仿佛西南来。

庭柯下露叶,哽咽递相催。

瓜蔓滞宿雨,袅袅蒙尘埃。

草虫阶下鸣,流萤亦徘徊。

坐感岁事速,忽如车轮推。

门前有层城,层城复高台。

乘风欲登眺,仰溯天汉回。

帝子不可见,青鸟非良媒。

中夜耿深忧,泪落秋生苔。

【注释】

  1. 凉风:指微凉的风。动:吹动。书幔(màn):窗帘。
  2. 仿佛:好像。西南来:从西南方飘来。
  3. 庭柯(kē):庭院中的树木。下:落下。
  4. 哽咽:声音因悲伤而变得断断续续、低沉。
  5. 瓜蔓:蔓生的瓜果。滞留:停留。
  6. 袅袅:形容轻缓、柔弱的样子。
  7. 草虫:在草丛中鸣叫的虫子。阶下:台阶下。
  8. 流萤:在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徘徊:来回移动的样子。
  9. 层城:重重的城墙。高台:高大的建筑物。
  10. 乘风:顺着风势。欲登眺:想要登上高处眺望。
  11. 天汉:天河,古人认为天河是天上银河的简称。
  12. 帝子:天子的女儿。青鸟:传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信使。
  13. 中夜:深夜。耿:心中郁积。深忧:深深的忧愁。
  14. 秋生苔:秋天的苔藓开始生长,暗示时间已经流逝很久。

【赏析】
《杂诗》共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首句“凉风动书幔”以微凉的风带动书幔,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仿佛西南来”,又似乎有什么从西南方飘然而至。这里的“仿佛”二字,既描绘了风的动作,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疑惑。

第二句“庭柯下露叶”,描述庭院中的树木上挂着露水的新叶,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着生命的循环与更新。第三句“哽咽递相催”,则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露水中的水滴比作哽咽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在夜间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寂寞与冷清。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色和昆虫的声音:“瓜蔓滞宿雨”,“袅袅蒙尘埃”,以及草虫在台阶下的鸣叫和流动的萤火虫的徘徊。这些描写虽然简单,但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

诗的情感也随着夜色渐深而逐渐深化。诗人感叹岁月匆匆,如同车轮被推动一般,无法阻挡。这种感叹不仅来自于时间的流逝,更来自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的视线从室外转向室内:“门前有层城,层城复高台。”这里用“层城”和“高台”来形容建筑的宏伟壮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诗人想象自己乘风欲登高台,但最终只能仰望星空,感叹帝王之女难以相见。最后一句“青鸟非良媒”,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得到的愿望和遗憾。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爱情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