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功名四十春,投簪非为故乡尊。
半头白发添公道,满眼青山候主人。
尘事已无前日扰,归装犹是旧时贫。
扁舟明过江湖畔,鸥鸟相逢想见亲。
【注释】
曾亚卿:曾觌(1096-1169),字元长,江西宜黄人。南宋初年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致仕:辞官退休。
四十春:指四十个春天。
投簪:弃官。簪,古代的一种发饰,即簪子。
公道:公平正义。
归装:回家时携带的行装。
江畔:长江边。湖畔:水边。
扁舟:小船。
【译文】
天上功名四十载春秋,我辞官不为故乡尊贵。
半头白发增添公正之气,满眼青山盼望主人归来。
尘事已经没有往日纷扰,回家的行囊还是旧时的贫寒。
扁舟即将明过江畔水边,与鸥鸟相逢想象见亲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写曾亚卿辞官的原因、归家的情景以及归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天上功名四十春”,用典,点出自己仕途上的得意;但并非为功名富贵而做官,而是想为民请命。“投簪非为故乡尊”,说自己辞官不为家乡的荣耀,不为故乡的尊贵,而是为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危。两句一扬一抑,既表现了诗人的胸怀气度,又表达了他辞官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三句,是写曾亚卿回家时的情景。“半头白发添公道”一句,既是写实,又是比喻。“半头白发”是虚指,暗指曾亚卿年纪已大,头发花白;“添公道”则是实写,意谓白发增添了他的威严和正气。“满眼青山候主人”,这句写曾亚卿归家后看到家乡青山绿水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尘事已无前日扰,归装犹是旧时贫”,写曾亚卿辞官回家以后的生活。“尘事已无前日扰”,意思是他已经摆脱了官场上的纷争和烦恼;“归装犹是旧时贫”,则表示虽然已经辞官回家,但仍然过着清苦朴素的生活。这两句既表现了曾亚卿辞官后的闲适生活,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曾亚卿辞官归家这一事件的描绘,展示了曾亚卿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