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朝市厌喧哗,此日山巅与水涯。
自适也同林下鴳,寡闻真似井中蛙。
三秋凉意轻纨素,五夜寒光见莫邪。
闭户闲吟消日月,岂堪流播大方家。
几年来,我厌倦了朝廷的喧嚣。
我来到山巅水涯,心情舒畅极了。
自适也同林下的鴳相合,寡闻真似井中的蛙。
三秋的凉意轻轻洒在纨素上,五夜寒光闪烁莫邪剑。
关上门闲吟消磨日月,怎耐得了流播于世的大方家?
几年朝市厌喧哗,此日山巅与水涯。
自适也同林下鴳,寡闻真似井中蛙。
三秋凉意轻纨素,五夜寒光见莫邪。
闭户闲吟消日月,岂堪流播大方家。
几年来,我厌倦了朝廷的喧嚣。
我来到山巅水涯,心情舒畅极了。
自适也同林下的鴳相合,寡闻真似井中的蛙。
三秋的凉意轻轻洒在纨素上,五夜寒光闪烁莫邪剑。
关上门闲吟消磨日月,怎耐得了流播于世的大方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壮歌行》。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2.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3.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4.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5.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6.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7.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8.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9.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古邺行》。 逐句解释如下: 1.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 译文:弯曲狭窄的河流被称为羊肠河,河边有羊肠坡,山上的道路迂回曲折,地势高低不平。 注释:羊肠河:古代对黄河的别称,因河水弯曲如羊肠而得名。羊肠坡:指河岸边陡峭的山坡。 2. 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译文:河水中流淌着古人的遗憾,撞击石头和崖壁时激起白色波浪。 注释:遗恨
【注释】 ①国朝:指唐朝。图治:谋求治理。贤才:有才能的人。开科:科举考试。胜筑黄金台:汉代刘邦曾建黄金台招揽天下人才。 ②庙堂:朝廷。英雄者:有才能的人。往往:经常。科第:科举考试中举。 ③我生:我出生在。幸逢:有幸遇上。尧舜理:尧舜时期的治理方法。黼黻皇猷:古代礼服上的装饰。能事:有能力做事。 ④握瑜怀瑾:手握美玉,怀抱瑾瑜。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才。岂其宜:难道是适宜的。附翼攀鳞:依附权势
诗句解析 1.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 霜风猎猎:形容冷风强劲如猎犬般呼啸。 - 吹冻雨:描述雨水在寒冷中结冰。 - 山色凄迷:描绘山林颜色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路脩阻: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2.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 皇华使君:指皇帝派来的使臣。 - 重按部:指频繁巡视和检查。 - 属吏奔趍:指下属官员急忙奔走。 - 畴:田地、田野。 - 敢侮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注释):《宋史·苏轼传》载,苏在密州时曾建亭于东坡上,名“冷泉亭”,亭前有井名“自来亭”。苏轼在《记冷泉亭》中云:“亭以岩得名,而岩乃天下之第一佳土,何异乎其人?余既治而归之,则又以亭重焉。是知佳山胜水,非独王公大人之事,士民亦皆当爱惜,况亭之与山,岂独亭而已哉!”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译文)。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天气渐渐转冷
【注音版】 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 (罗浮:山名) 山水图为陈琴窗题 (陈琴窗:人名) (图:画) (题:题字) 罗浮之山,在广东境内;龙滩之水,在江西修水县,为赣江上游大河。 (罗浮:山名):罗浮山,又称“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距广州约100里。山上多奇石,风景秀丽,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晋炼丹之处。 (龙滩:水名):龙滩水即赣江支流赣江,在江西省西北部。因江中龙潭而得名。
【注释】 1. 白发:指年老头发变白。行年初弱冠:二十岁初行冠礼。鬒(yǎn)发如云烂:形容满头黑发像云彩一样茂盛。 2. 容华:容貌光华,这里指年轻时的美貌。镜中换:用镜子映照自己的容颜,看到自己容貌的变化和衰老。 3. 潘郎:指东晋人潘岳,字安仁,美姿容,善文章,娶了丞相贾充的妹妹为妻。二毛:指鬓发斑白。 4. 因循:指懒散、拖延。未有闻:没有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5. 蹉跎(cuō tu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画,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世间草木纷无数,惟有此君名最著(世上的草木繁多,只有这竹子名声最为显著)。 注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竹子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虚心劲节珊瑚枝,四序青青任寒暑(竹的空心坚韧有力,四季常青,无论严寒酷暑都能生长)。 注释:竹子具有空心的特性
题江一原宰上饶诗卷 君昔鸣琴向上饶,我乘西江使者轺。曾闻善政冠邻邑,道路往往传歌谣。 我今旬宣西江路,君已迁腾官粉署。河阳花发春满城,还是潘郎旧栽树。 丈夫用世思有为,立身行道无崇卑。君不见,汉廷贤令多通显,千古不磨循吏传。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祁顺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上饶相遇的情景,通过回忆和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
【注释】 丁酉: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7年。除江西参政:任命为江西参政,即地方长官。八月:指八月到任。 出户:外出办事。 践郎署:登上仕途。 幸膺宠擢:有幸得到皇帝的宠爱提拔。出薇垣:指被提升到朝廷中任职。 玉殿前头:皇帝面前。天语:皇帝的圣旨。 买船经漷水:雇船经过漷水河。漷水,在今山东汶上东南。 秋半:秋天过了一半。豫章路:今江西南昌市。 解缆:解开船帆。便风:顺风。 湖边、境内
注释: 1. 郡斋书壁:在官衙的书房里挂上一幅字画。 2. 不独:不仅仅是,不仅。 3. 桃源深复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地方——桃源,它被描述为“山间幽深”。 4. 此中幽僻更难寻:这个地方如此隐蔽、偏僻,很难找到。 5. 恬澹:平静、淡泊。 6. 庭草低回无怨心:庭院中的草低头微摆,仿佛没有怨恨之情。 7. 晓径:清晨的小径。 8. 蜡屐:古代的一种鞋,用蜡制成的。 9.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作答时,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其大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和鉴赏,注意抓住关键句加以理解。“年过五十苦思归,明哲由来识事机”的意思是:年过半百,思乡心切,明人知事;“江海多愁华发早,庙堂无路壮心违”的意思是:江海多愁,白发已生,朝廷无路可循,壮志难酬;“甘棠楚甸遗思远,归旐闽天带恨飞”的意思是:想起故里的甘棠(古树名),怀念之情悠远,想到自己远游他乡
【注释】 闻陈方伯文矅作古用韵吊之:听说陈方伯文矅去世。作古用韵吊之:即用“古”字押韵,写诗来哀悼陈方伯文矅。 吊:祭奠死者。 滕阁:指建于江西南昌城的滕王阁。 延津宝剑化惊雷:传说春秋时吴国将军子胥被楚平王杀害后,其佩剑化作一条大蛇,在延津(今河南新乡)吞食了两条龙,故称“延津宝剑”。化惊雷:比喻英名永存。 古今勋位皆前定:自古以来的功勋和地位都是事先注定的。 不系才:不要以才能高低论英雄。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仕路闻名夙有年,忽劳佳句到穷边。 斯文骨肉我何幸,薄俗炎凉君不然。 唐介召还终报国,曼容知分合归田。 无由相送偏相忆,目极江湖万里天。 注释: 1. 仕路闻名夙有年:在仕途上已经闻名多年。 2. 忽劳佳句到穷边:忽然得到您的佳作(诗歌)来到边疆。 3. 斯文骨肉我何幸:我们是文人的后代,我有什么幸运呢? 4. 薄俗炎凉君不然:你不觉得世俗的人情冷暖吗? 5. 唐介召还终报国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任上时作的一首纪行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山道崎岖,道路弯曲盘旋,使君不畏艰难,车乘鹭羽鸟驾,匣有龙泉剑看等情景,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边地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答案】 译文: 山路崎岖弯弯曲曲,您出行不辞辛苦。 车子装载鹭羽鸟驾,匣子中有龙泉宝剑仔细察看。 春天甘雨普降大地,夏天清冰出壑依然寒冷。 豺狼远遁,风尘已息,到处都安定太平。 赏析:
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远山奔放近山盘,郡僻民稀客到难。 不谓愁多凭酒遣,且乘公暇借书看。 百年身世乾坤大,一点心丹铁石寒。 鹏鴳高卑咸有适,天涯宁厌一枝安。 注释: 1. 远山奔放近山盘:描绘了远山和近山的不同特点。 2. 郡僻民稀客到难:描述了郡中偏僻、居民稀少,使得来访的人感到困难。 3. 不谓愁多凭酒遣:没想到忧愁这么多,只好借喝酒来排解。 4. 且乘公暇借书看:趁着公余时间借书来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