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地僻嘉卉悭,居人植花多卷丹。何年分种入官舍,占断地位殊宽闲。
蔷薇一架伴幽独,亦有中黄数株菊。只兹便可结三友,奚但清松与梅竹。
春风桃李初阑珊,此花吐艳当晴轩。芳心寂寞凝丹粉,锦片分明洒墨痕。
一年一度逞颜色,秋去条枯了无迹。根藏生意待东风,又见亭亭高数尺。
旧闻此花今见之,却怪古人知者稀。君不见山矾未逢黄鲁直,槁死林间孰能识。
【注释】
卷丹花:一种植物。
嘉卉(hù):好花卉,美物。
居人:居住在此的人。
分种:分散种植。
官舍:官府的房屋,指公家府第、衙门。
中黄:黄色,此指菊花。
三友: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故云“结三友”。
清松与梅竹:指松树、竹子等植物。
阑珊:衰败。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丹粉:红色的花粉。
锦片:像锦缎一样绚丽多彩的花瓣。
逞颜色:展示自己的美丽。
无迹:没有留下踪迹。
生意:生长的潜力。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黄鲁直:即黄庭坚(1045-1105)。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开山祖师之一,著有《松风阁诗》。
槁死:干枯而死。
孰能识:谁能认识。孰,疑问代词,哪;识,认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卷丹花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状态,赞美卷丹花不畏寒冷、傲霜斗雪、生机勃勃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山城地僻嘉花卉悭,居人植花多卷丹。”诗人开篇就点出卷丹花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其种类珍贵稀少。接着以“山城地僻”形容卷丹花生长环境恶劣,而“嘉卉悭”则突出了卷丹花的稀有珍贵。诗人以“多卷丹”来描绘卷丹花的盛况,表现出居人的欢庆心情。
颔联:“何年分种入官舍,占断地位殊宽闲。”诗人转而写卷丹花被人们移植进官府庭院的情景。“何年”二字,透露出卷丹花的珍贵程度之高,以及人们对它的珍视与喜爱。“占断地位”则表明卷丹花在官府庭院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象征着尊贵与荣耀。而“殊宽闲”则暗示着卷丹花的生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使得它能够在官场中茁壮成长。
颈联:“蔷薇一架伴幽独,亦有中黄数株菊。”接下来,诗人描绘卷丹花与蔷薇相伴的景象。蔷薇花以其优雅的姿态和芬芳的香气吸引了诗人的目光,而卷丹花的艳丽色彩也让诗人陶醉其中。同时,诗人还提到了中黄数株菊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这两句诗通过对卷丹花和蔷薇、菊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只兹便可结三友,奚但清松与梅竹。”诗人最后强调了卷丹花与清松、梅竹等植物可以结为朋友的意义。这里的“三友”并非指实际的朋友关系,而是比喻卷丹花与这些植物共同生长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全诗通过对卷丹花在不同季节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进行描绘,赞美了它的顽强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其它植物的比较,突显了卷丹花的独特之处,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