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见说怀来卫,今日怀来在眼中。
禾忝高低连汉土,边垣缭绕障腥风。
军麾整饬元戎老,王事贤劳水部同。
千里前驱多负弩,相如使节未为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然后把握其表达的情思,最后分析这种情思在语言环境中的表现。
本组诗为七言律诗。第一首《望怀来城柬吴水部》,是一首写诗人远眺怀来的诗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远景:少时见说怀来卫,今日怀来在眼中。禾忝高低连汉土,边垣缭绕障腥风。后四句写近景:军麾整饬元戎老,王事贤劳水部同。千里前驱多负弩,相如使节未为雄。”诗人遥望怀来,眼前所见之景象,与记忆中怀来的景象相比,似乎有了很大变化,“禾忝高低连汉土”一句,将眼前之景写得更加具体形象,“边垣缭绕障腥风”一句,写出了怀来地势险要的特点。“军麾整饬元戎老”一句,表现了怀来的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景。“相如使节未为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怀来的祝愿。
第二首《送李侍御》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要写送李侍御赴任之事。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次句写饯宴情景,三句用典写友情深重,末句以反诘语气表达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第三首《和张仆射塞下曲》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主要写边关风光,抒写边关将士守边报国的豪情壮志。前两句描绘出塞外苍莽辽阔的景色;三四句描写将士们守卫边疆、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五六句赞美将士们忠勇爱国的精神;尾联抒发诗人对将士们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第四首《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诗人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年)流放途中经过牛渚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怀古诗的形式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全诗先写景,再叙事,后抒情,结构谨严,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开头四句写景,交代了诗人夜泊牛渚的具体位置及所见之景,并点出诗人此次泊舟的时间是在夜晚。中间四句追忆历史故事,通过想象,再现了当年周瑜破曹操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同时巧妙地暗含诗人自己的遭遇。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周瑜才能的赞叹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全诗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感情充沛,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首《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李白,是唐代著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借助想象、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瑰丽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来抒发感情,表现出豪放不羁的的个性。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夜泊牛渚时所做。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国家危难。他看到眼前这一片荒凉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周瑜火烧赤壁的辉煌战绩,不禁感慨万分。
【答案】
望怀来城柬吴水部
少时见说怀来卫,今日怀来在眼中。
禾忝高低连汉土,边垣缭绕障腥风。
军麾整饬元戎老,王事贤劳水部同。
千里前驱多负弩,相如使节未为雄。
译文:
我年轻时就听人说怀来这个地方曾经是卫青抗击匈奴的前线之地,如今怀来已经在我的眼前了。
田野上禾苗高高低低地连接着汉代的土地,城墙曲折迂回地围绕着一片腥臭的战场。
军队旗帜整齐地整顿着元老的戎装,朝廷事务贤能的人辛勤地操劳着政事。
前方的军队已经前进千里却仍然手无寸铁,像司马相如那样的使节还没有成为英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夜泊牛渚时所做。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国家危难。他看到眼前这一片荒凉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周瑜火烧赤壁的辉煌战绩,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