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移仙种自濂溪,几朵红妆出水齐。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
幸际升平又公暇,何妨归去醉如泥。
四月二十五日,我和侍御刘朋节一起到仲才都事袁彦祥的秋官处饮宴,正值莲花盛开,比其他地方的还要早,因此就取名为瑞莲。于是我们就相与联句四首
谁移仙种自濂溪,几朵红妆出水齐。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
幸际升平又公暇,何妨归去醉如泥。
注释:
1、谁移仙种自濂溪:是谁把仙种移植到濂溪呢?
2、几朵红妆出水齐:有多少朵红色的妆容般的莲花从水中露出。红妆,这里指莲花的花朵。
3、帘幕风来香远近:风拂动帘幕,使得花香传遍远处。
4、阑干月上影高低:栏杆上有月亮的影子,高低不一。
5、但教有酒供清赏:只要有美酒就能欣赏清幽之景。
6、不怕无诗入品题:不怕没有好的诗句来评价这美景。
7、幸际升平又公暇:有幸遇到太平盛世,又有闲暇的时间。
8、何妨归去醉如泥:何妨回家醉倒在泥里(比喻玩得非常尽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春天的莲池景色。诗人在春日里游览了莲池,观赏了盛开的荷花,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诗的开始就写到了“谁移仙种自濂溪”,这句意思是说是谁把神仙的种子移植到这里来的?这里的“仙种”是指荷花,因为荷花是仙人所种,所以被称之为“仙种”。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几朵红妆出水齐”的景象,意思是有几朵红妆似的荷花从水面上露出了头,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很像化妆用的脂粉。然后诗人又写了“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两句,意思是风儿吹动帘幕,让花香传遍了整个池塘;明月挂在栏杆上,影子高低不一。
接下来的两句“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象的感受,只要有足够的美酒就可以欣赏这清新的景色,也不怕没有好的句子来赞美这美丽的景色。而最后的两句“幸际升平又公暇,何妨归去醉如泥”则是说幸运的是现在国泰民安,又有空闲的时间,何不回家去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醉得像泥一样?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