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
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
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
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注释:

相见坡去镇远三十里相见: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县东南。

镇远:古县名,在今贵州省境内,与四川省相邻。

三十里:指两地之间的距离。

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

上尽高坡:指从山顶开始攀登。

复下坡:指下山。

下扶青竹:指用手抓住青竹。

上扪萝:指用手攀爬青藤。

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

乍看:乍一看来。

世上:指人间。

坦途:平坦的道路。

少:很少。

便觉:就感到。

人间:指人间的道路。

险路:曲折、危险的路。

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

可堪:能够承受。

行靡靡:行走艰难。

鹧鸪:一种鸟类,叫声凄厉,常被用来抒发乡思之情。

休更唤哥哥:不要再呼唤哥哥了。

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经过此地:经过这个地方叫做相见。

其奈乡关:无奈的家乡之门已关闭。

乡关:家乡,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

译文:

相见坡去镇远三十里,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

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

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

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首句“相见坡去镇远三十里”交代了地点和距离,为后续的景色展开铺垫。第二句“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则通过描绘攀登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第三句“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坎坷是无法避免的。第四句“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则进一步揭示了游子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一句“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则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异地、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感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