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腮坡长谁尺寻,我趍全蜀此登临。
鸟啼白日千岩静,人度青林十里阴。
泉声汩汩自朝暮,山色年年无古今。
词客不知曾几过,天教留与助清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

小腮坡,地名,在四川彭州。

谁尺寻,即“谁复数”,意思是谁能数清。

全蜀:指四川省。

登临:此处意为登上高处,俯瞰。

鸟啼白日千岩静,人度青林十里阴:鸟儿在白天的阳光下啼叫,让千座山崖都寂静下来;人在青翠的树林中穿行,使十里山林都显得阴暗。

泉声汩汩自朝暮,山色年年无古今:泉水流淌汩汩,从早到晚永不停息;山的颜色年复一年,没有古今之分。

词客,诗人。

曾几过:曾经来过这里。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景:“小腮坡长谁尺寻?”诗人问,这个山坡有多长啊?“谁尺寻”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惊奇之情,也表现出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之妙的本领。“我趍全蜀此登临”,我沿着四川的道路来到这里欣赏这美妙的风光。“趍”,同“循”,走的意思。“全蜀”,即四川一带。“此登临”,就是来到这个地方。诗人在这里登高远望,以抒其情怀。

颔联两句写景:“鸟啼白日千岩静,人度青林十里阴。”鸟鸣山谷,阳光灿烂,让千座山峰都变得沉寂起来,人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十里之内都是浓阴密布。

颈联两句写景:“泉声汩汩自朝暮,山色年年无古今。”山泉水潺潺流动,从早到晚不停地响着;山的颜色每年都是一样的,没有古今的区别。

尾联两句抒情:“词客不知曾几过,天教留与助清吟。”诗人说,不知道有多少诗人曾经到这里游览,是老天爷特意留下来让我作诗吟诵的。

这首七律描绘了蜀中小腮坡的美丽景色,并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