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双旌度夜郎,又从山驿过端阳。
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
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
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大历九年)五月。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而入蜀,在松坎驿度过端午节。全诗以端午佳节为背景,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双旌:两竿。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执的一种仪仗工具,上竖两根旗幡,故称“双旌”。这里用以借代官员。
(2)
山驿:指经过山间驿站的驿路。过端阳:即“过端午”,指过了中午。古人有在端午这一天沐浴更衣的习惯。
(3)
青螺:指荔枝。青螺,形容其颜色青绿如同螺壳。丹荔:指熟透的荔枝。
(4)
野艾:指野生的草本植物,如野艾蒿等。溪蒲:指溪水中生长的草类。
(5)
旅邸:旅舍。有诗酬令节:即“有诗可对”,意谓有诗可以应对端午佳节,表示节日的庆祝。
(6)
官厨:官府厨房。无粽:没有包粽子。疗饥肠:比喻解馋。
(7)
日长清坐:天气晴朗之时,独自坐在窗前,闲坐无事。成寥落:感到孤单寂寞。
(8)
鹃声:杜鹃鸟叫声。漫自伤:无端地悲伤。
【答案】
①五月双旌度夜郎,又从山驿过端阳。意思是说五月里,朝廷的仪仗队伍经过了夜郎县的边境地区,然后又从山间驿站度过了端午节。②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意思是说新鲜的荔枝,青色像螺壳一样;红艳艳的,熟透了的荔枝,就像一串串珠子;还有那绿色的艾草,白色的菖蒲,都不是我的家乡。③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意思是说在旅途中,我吟着诗来迎接这个节日;而官府里的厨师却没有包粽子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④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意思是说,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独自在窗前坐着,无聊得很;听着窗外阵阵杜鹃鸟的哀鸣声,我心里不禁感到一阵伤感。译文五月里,朝廷的仪仗队伍经过了夜郎县的边境地区,然后又从山间驿站度过了端午节。新鲜的荔枝,青色像螺壳一样;红艳艳的,熟透了的荔枝,就像一串串珠子;还有那绿色的艾草,白色的菖蒲,都不是我的家乡。在旅途中,我吟着诗来迎接这个节日;而官府里的厨师却没有包粽子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独自在窗前坐着,无聊得很;听着窗外阵阵杜鹃鸟的哀鸣声,我心里不禁感到一阵伤感。赏析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大历九年)五月。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而入蜀,在松坎驿度过端午节。全诗以端午佳节为背景,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