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祚安危三百祀,韶阳祠庙几千年。
问公底事能如此,功德从来解格天。

【注释】

唐祚:指唐朝的国运。

谒张丈献公祠五首:作者在谒见张丈献公祠(张献忠祠庙)时所写五首诗,题作《谒张丈献公祠五首》。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1643年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张献忠功绩的七律。全诗从歌颂张献忠功德入手,赞扬他的功绩,进而赞颂他的品德和才能。诗中用“问公底事能如此”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张献忠功高震主、权倾朝野的担忧。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肺腑之语。

前四句先写唐祚安危,然后写张献忠祠庙千秋万代。“唐祚安危三百祀”,说明唐王朝已经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沧桑;“韶阳祠庙几千年”,则表明张献忠的祠庙已经经历了千载悠悠岁月。这四句是总写。“问公底事能如此”,是紧承上文的追问。“功德从来解格天”,是回答上面的问题。这四句是具体的描写。

后四句,写诗人对张献忠功绩的赞美。“功德”二字,概括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向来无一事”,是说他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如今已九原”,是说他虽然已经死去,但人们仍然怀念他,尊敬他。这四句是对张献忠生前功绩的赞美。“德业文章两兼备”,是说他既有高尚的德行,又有卓越的才华;“功名富贵一超然”,是说他既没有追求过什么功名富贵,也不屑于去追逐它们。这四句是对张献忠品德和才能的赞美。

这首诗是颂扬张献忠的,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功高震主、权倾朝野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