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钵修斋煮茗芽,道心涵泳静尘砂。
闲来礼佛无馀供,汲取瓷瓶浸野花。
【注释】
为养泉上人题:为养泉上人题诗以赠。养泉上人是唐代高僧,名不详,有《禅门十规》传世。
洗钵修斋煮茗芽:洗去钵中的污垢,进行素食修行,煮茶芽以清心。
道心涵泳静尘砂:道心如水清澈见底,能洗涤尘埃,保持内心的宁静。
闲来礼佛无馀供:在闲暇之余,我以虔诚之心来礼佛,无需多余的供奉。
汲取瓷瓶浸野花:用瓷瓶来盛茶,茶香沁人心脾,如同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养泉上人的诗。养泉上人是一位深谙禅宗道理的高僧,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了对佛法的虔诚与热爱。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养泉上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赞美。
首句“洗钵修斋煮茗芽”,描绘了养泉上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情景。他洗去了钵中的污垢,开始了素食修行,并煮茶芽以清心。这些动作都是禅宗修行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养泉上人对佛法的虔诚态度和坚定决心。
次句“道心涵泳静尘砂”,进一步描绘了养泉上人的内心世界。他的道心如同清潭一般清澈见底,能够洗涤掉心中的杂念和尘世的烦恼。这种心境是禅宗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养泉上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第三句“闲来礼佛无馀供”,表现了养泉上人在闲暇之余依然保持着对佛法的虔诚之心。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就能得到佛法的加持。这种心态是养泉上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也是他能够成为高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一句“汲取瓷瓶浸野花”,则是养泉上人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描写。他用瓷瓶来盛茶,使得茶香四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养泉上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养泉上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修行方法以及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