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西林台殿隈,平地涌出高崔嵬。
南山苍翠可揽结,下方城郭相萦回。
天风垂帘白云散,海月到枕寒潮来。
倚阑中夜发清啸,声入乱峰嵓谷摧。

【注释】

崔嵬:高峻。城郭:城墙。嵓谷:山涧深谷。

赏析:

天宁寺是建于唐代的一座古寺,位于南京秦淮河畔,因天宁寺塔而得名,为六朝时佛教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的道场。《天宁寺》是一首咏天宁寺的绝句。此诗先写天宁寺的高耸入云,然后描写了从山下仰望看到的寺庙的全貌,最后又描绘了在夜晚倚阑远眺所见的景致。

前两句写诗人登上天宁寺,看到的景象:水竹西林台殿隈(wei) ,平地涌出高崔嵬。水竹指水边的竹林,西林台殿指寺院中西面的树林和殿堂。诗人由天宁寺的高大建筑联想到它下面的景色——平地上突兀而起、巍峨高耸的建筑,令人赞叹不已。

后两句写诗人站在天宁寺上看到的周围景色:南山苍翠可揽结,下方城郭相萦回。“苍翠”是指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可揽结”是说山色秀美迷人,可以用手去揽抱。“萦回”指环绕回旋。这里用“萦回”来形容山下城的轮廓。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夜晚倚着栏杆,望着天空发出的清啸声,声音传到了乱峰深谷之间,使它们都为之震动。

《天宁寺》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天宁寺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