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春水平,北湖春草绿。中有击楫人,解唱沧浪曲。
残阳在山曲未终,万壑天风振林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董两湖扇图”:指《董扇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名作,画中董源、巨然二石丈,一为南宗山水的代表,一为北宗山水的代表,而以董源为主。“扇图”,即绘画。
“南湖春水平,北湖春草绿”,写董源的山水画所表现的境界。
“中有击楫人,解唱沧浪曲”:说画面上有一个人在弹奏着琴,他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大概是在叙述一个故事。这里用典,暗指南宋遗民张鉴、王炎等在杭州一带活动。“沧浪曲”:《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泛指隐逸的生活,或指隐逸的志趣。
“残阳在山曲未终,万壑天风振林木”,意思是夕阳还在山上未尽的余晖里,山谷间的树林被狂风激荡得簌簌作响。“残阳”句,点明了时令为初夏。“天风”、“林木”句,描写了山林间风声和木涛之声。“万壑”四句,描写了山间树木摇曳的情景。
【答案】
诗句:
南湖春平(春水),北湖春草(青草)绿。中有击楫人(有个人),解唱沧浪曲(弹琴)。
译文:
董源的山水画中所表现的境界。
注释:
南湖、北湖:地名。董源、巨然:都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画家,董源善画山水,其山水画以淡墨写意,笔力雄健,开创了水墨山水的新风格。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赞董源的画作,赞美其艺术成就,同时抒发自己怀古伤今的感慨之情。诗中描绘了董源画中所表现的意境。
首联:“南湖春水平,北湖春草绿”。
这是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江南水乡风光图。春天,南方的湖面平静如镜,北方的湖水碧波荡漾。
颔联:“中有击楫人,解唱沧浪曲”。
这里,有一个人正在江上划船,他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这就是南宋遗民张鉴、王炎等在杭州一带活动。这里用典,暗指南宋遗民张鉴、王炎等在杭州一带活动。这里的“沧浪曲”:《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泛指隐逸的生活,或指隐逸的志趣。
颈联:“残阳在山曲未终,万壑天风振林木”。
意思是夕阳还在山上未尽的余晖里,山谷间的树林被狂风激荡得簌簌作响。
尾联:“苍茫大地一剑开,多少英雄泪满襟”。
苍茫大地一剑开,多少英雄泪满襟。
“苍茫大地一剑开”,苍茫大地,形容天地广大无边,一剑挥出,劈开了苍茫的大地,表达了壮士们杀敌立功的豪情。
“多少英雄泪满襟”,多少英雄泪盈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无限敬仰和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