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新晴涨溪水,黄鹂交交啼不已。
南风微动水晶帘,百合花开绿阴里。
重楼叠阁俯层台,台下碧树参差回。
琼轩倒影入溪水,十二雕阑相对开。
幽兰药草香涧谷,曲径莓苔随意绿。
迟迟白石茶臼鸣,应有人家隔深麓。
博山烟断香未消,玉钩素箔悬冰绡。
床头古书忽在手,只有爽气无炎歊。
长安街头困行旅,满面黄尘汗如雨。
不知有客方晏然,展席临流坐清暑。
当时画史非常徒,含朱舐绿精临摹。
四百馀年落人世,至今名家称伯驹。
南州火云光崒嵂,净扫华堂挂长日。
对之不觉融心神,疑有寒泉落虚壁。
赵千里,名不详,字千里,号南峰。他生活在南宋,是“中兴四大画家”之一,与李唐、刘松年、马远齐名。赵千里擅长山水画,尤以青绿重彩的工笔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风格清雅秀丽,构图严谨而生动,线条流畅而有力,色彩丰富而又和谐,形象鲜明而又逼真。他的作品多以江南为背景,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雨后晴空下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雨后的溪水涨满的情景。黄鹂在枝头欢快地啼叫,仿佛在歌唱着夏天的到来。接着,诗人描述了南风轻轻地吹动着水晶般的窗帘,百合花在绿树丛中盛开的景象。然后,诗人描绘了高高的楼阁俯视着层层台榭,碧绿的树木在台下参差生长。再接着,诗人提到了琼轩倒影在水中,十二根雕栏相对而开。最后,诗人描绘了幽兰药草在山涧中的芬芳,曲径上莓苔随意生长。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转向了室内的景致。他描述了迟迟的白石茶臼的声音,似乎有人家隔着深山传来。博山炉的烟中断了,但香气还未消散。玉钩和素箔悬挂在冰丝上,显得格外清新。床头的老书突然出现在手中,只有凉爽的气息而没有炎热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外面的世界。他描述了长安街上行人的困顿和尘土满面。然而,他不知道有客人正在宴饮。于是,他展开席子,坐在清澈的水中享受夏日的凉爽。当时他是画史中的高手,擅长用红润的颜色涂抹花朵,用绿色来修饰叶子,进行精细的临摹。四百多年过去了,他的名字仍然被人们所熟知,被誉为伯驹。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转向了南方州府的天空。他看到了那里的火云光秃秃地耸立着,它们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挂起了长长的日落。面对这美景,诗人不禁感到心神融通,仿佛有寒泉落在了虚壁之上。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