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先生玉堂客,援笔戏写青琅玕。
萧萧瘦干疏疏叶,疑有清风六月寒。
注释:
衡山先生,即张九龄,玉堂客,指他任中书令期间的官职。援笔,用毛笔书写。青琅玕,指青翠的竹子。萧萧、瘦干、疏疏,都是形容竹子的形容词,萧萧,形容竹叶摇曳,瘦干、疏疏,形容竹枝瘦长。疑有清风六月寒,形容竹子在夏天也能保持清凉的感觉。
赏析:
这首《题文衡山竹》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衡山先生的文采和才华,以及他对竹子的喜爱。
首联“衡山先生玉堂客,援笔戏写青琅玕”,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文”字,描绘出衡山先生的高雅形象和文人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才气与才华。同时,也点出了他所处的地位——作为朝廷重臣,他需要经常使用笔墨来记录事情,而竹子正是他最爱的植物之一。
颔联“萧萧瘦干疏疏叶,疑有清风六月寒”。这一联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竹子的形象生动呈现出来。萧萧、瘦干、疏疏,都是形容竹子的形容词,萧萧,形容竹叶摇曳,瘦干、疏疏,形容竹枝瘦长。而“疑有清风六月寒”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夏天也能保持清凉的感觉,仿佛有一种清风吹拂在身上一般。这样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尾联“文质彬彬君子人,吾爱此君竹也夫”,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不仅再次强调了衡山先生的品质,而且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吾爱此君竹也夫”,更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赞美,展现了衡山先生文质彬彬的形象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