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古堤四百尺,水激沙崩地卑湿。
年深日远坍近墙,人马交驰路欹侧。
王君克家馀百金,病涉似有忧民心。
麾金买石砌长岸,坦道如砥功何深。
行人伫立惊且叹,中有富儿邪目看。
有钱何不遗子孙,却与他人作闲干。
不知积金遗子孙,子孙为金翻误身。
逋租役占犯刑狱,奢侈荡费随风尘。
王君石堤坚不坏,百年千年镇长在。
不须更道求福缘,仗义散财心独快。
耳傍岂无懊恼词,慷慨勇决真男儿。
世人读书空达理,此道寥寥谁得知。

【注释】

①天宁寺: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古时,扬州是运河交通要道,天宁寺前是重要的码头和商埠。堤岸(长堤):古代为了防洪而建造的长堤。四百尺:指长堤长达40丈,即400尺,约合126.67米。董实夫:即董源,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与范宽齐名。官道:官府修筑的大道。王本仁者:王本仁,作者自称。舍百金:捐出一百两金子,作为筑成官道的费用。②天宁寺前古堤建于唐代,后经多次修整,至宋代仍保存完好。水激沙崩:水流冲刷河床,沙石崩塌。地卑湿:地势低洼潮湿。③年深日远:时间久远。坍近墙:坍塌在靠近城墙的地方。人马交驰:行人来往繁忙。路欹侧:路面倾斜不平。④王君:指王本仁。克家:能积累财产的人。余百金:我捐出一百两金子。病涉(xí)似有忧民心:因身体患病,想为民众做点事而捐钱。⑤麾金买石砌长岸:指挥手下买石头来堆砌河岸。坦道如砥:平坦的大道如同磨刀石般光滑平整。功何深:工程做得多么好。⑥伫立:站立着。惊且叹:既惊讶又感叹。邪目看:斜眼看。富儿:有钱的人。⑦遗子孙:留给子孙后代。翻误身:反误了自身。逋租:拖欠的租税。役:劳役。占犯刑狱:因逃避徭役或欠税而被关押或受到刑罚。⑧逋租役:拖欠租税和劳役。刑狱:法律制裁。风尘:社会风气。⑨坚不坏:十分坚固,没有倒塌的危险。镇长在:永远屹立不倒。⑩更道求福缘:再去寻找求福的道路。仗义散财:讲义气、慷慨施舍钱财。心独快:内心感到痛快。耳傍岂无懊恼词:耳朵旁边难道就没有令人懊悔的词句?耳傍:耳边,指心中所想。①达理:通晓道理。此道:这里所说的道理。寥寥:稀少、很少。谁得知:谁能够知道呢?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王本仁捐资筑堤造路的颂诗。诗人通过歌颂王本仁的善举,表达了对那些以权谋私利、贪得无厌者的鄙夷和谴责,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崇尚义行、鄙视贪欲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分为四层:首四句描写天宁寺前古堤的形貌及险情;五、六句写王本仁的善举;七、八句写路人的反应和评论;九、十句写王本仁的高尚品质;十一、十二句写人们对于王本仁行为的不同看法。

首四句先总写天宁寺前古堤之险恶。“天宁寺”,即今天的瘦西湖南门上的牌楼,是扬州城的重要建筑之一,也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天宁寺前”的“前”,就是现在瘦西湖南门一带,这里地势较低,河流纵横交错,是扬州城的水上交通咽喉,所以被称为“天宁寺前”。堤岸是古代为了防洪而建造的长堤,其作用在于保护古城免受洪水侵袭,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但“天宁寺前”的古堤却因为长期被河水冲击、侵蚀、沙石崩落等原因,导致地势逐渐低陷,最终形成现在的河道。堤岸的长度达到了40丈,宽度达到40尺(约12.67米),非常宽阔,足以容纳大量行人往来通行。然而由于地势低下,加之年深日久,堤岸早已不堪一击,一旦发生塌方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甚至危及人命。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当时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天宁寺前的古堤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虽然曾经坚固耐用,但随着岁月蹉跎,现在已经破旧不堪。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河道不断淤积泥沙,加上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堤岸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坍塌现象,有的段落甚至濒临倒塌的边缘。

第五、六句则具体描绘了王本仁的善举。王本仁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不仅有着丰富的财富,而且还十分关心百姓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天宁寺前那一段险恶的古堤存在坍塌的危险,于是毅然决定出资进行修缮,以防止更多的灾难发生。他用重金购买石头填平了那段危险的路段,使得原本凹凸不平的路面变得平坦光滑,成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这一举动不仅让过往的行人受益匪浅,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七、八句则是对路人反应的描写。当王本仁将重金用于修建天宁寺前古堤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的人对王本仁的行为表示赞赏和敬佩,认为他是一个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有的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王本仁这样做是在沽名钓誉,甚至有一些人还对他进行了污蔑和攻击。然而无论怎样看待王本仁的行为,人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榜样。

第九、十句则是对人们看法的揭示。尽管有人对王本仁的行为不以为然,认为他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而已,但是更多的人却从内心深处认同了他的做法。这些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像王本仁那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那么他就一定具备了真正的君子风范。因此,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正确的道路应该是这样的……

第十一、十二句进一步阐释了诗歌的中心思想。诗人通过对王本仁行为的赞美和对世人行为的批判,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真正的英雄不是只为自己考虑的人,而是无私无畏地去帮助他人的仁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因此对于那些以权谋私利、贪图享乐的人,我们应该坚决予以拒绝和反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