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楼前高插空,远树如发冰珑松。羲和驾龙海上来,净扫丰隆藏雨工。
平地琼瑶一尺强,斯须已作春泥融。乃知幻物徒为耳,变化神速由苍穹。
高冈尚严凝万里,鸣天风玉削芙蓉。射初日金碧,焜耀光玲珑。
此时十二栏,清兴谁能同。初平鞭羊起白石,仙骨肯受羁樊笼。
亦有耽睡人,玩易知旋丰。二仙俱为方内游,妙悟元化知通穷。
根归乃枝萌,夫岂心冲冲。我欲乘风三山行,更向逋仙探寒丛。
人间富贵宁几何,使我不得童颜红。柯山太华只目前,涧水原与沧溟通。
赓酬不尽登临兴,却笑信笔徒匆匆。
雪后喜晴三用韵奉寄黄陈二亲一笑
注释:画屏楼上,高高地插着空,远树如同发丝般挺拔,如冰的松。羲和驾龙,从海上驾来,把丰隆藏起来的雨水都扫干净了。
译文:画屏楼上,高高地插着空,远处的景色犹如细发的松树。太阳神羲和驾着龙车从海上驾来,把丰隆藏起来的雨水都扫干净了。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冬景图。画屏楼上,高高地插着空,远树如同发丝般挺拔,如冰的松。太阳神羲和驾着龙车从海上驾来,把丰隆藏起来的雨水都扫干净了。诗人运用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将雪后的冬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银白的世界。
第二联:平地琼瑶一尺强,斯须已作春泥融。乃知幻物徒为耳,变化神速由苍穹。
注释:平地上的琼瑶(美玉)有一寸厚,一会儿就融化成泥土了。才知道虚幻的东西都是耳朵听来的,变化神奇迅速是天地间的事。
译文:平地上的美玉有一寸厚,一会儿就融化成泥土了。才知道虚幻的东西都是耳朵听来的,变化神奇迅速是天地间的事。
赏析:诗的第二联通过写平地上的美玉融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虚幻事物的理解。诗人认为那些虚幻的事物都是通过耳朵听来的,而变化神奇迅速却是天地间的事。这种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
第五联:高冈尚严凝万里,鸣天风玉削芙蓉。射初日金碧,焜耀光玲珑。
注释:高耸的山峰依然严峻地矗立在万里之外,天边的风像玉雕的芙蓉一样削薄。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
译文:高耸的山峰依然严峻地矗立在万里之外,天边的风像玉雕的芙蓉一样削薄。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
赏析:诗的第五联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风中的芙蓉以及初升的太阳,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第八联:此时十二栏,清兴谁能同。初平鞭羊起白石,仙骨肯受羁樊笼。
注释:这个时候我站在十二层高的栏杆旁,清雅的兴致谁能与我相比?当初扁仓骑着羊从白色的石头上飞起,神仙般的骨骼怎能受羁绊的束缚?
译文:这个时候我站在十二层高的栏杆旁,清雅的兴致谁能与我相比?当初扁仓骑着羊从白色的石头上飞起,神仙般的骨骼怎能受羁绊的束缚?
赏析:诗的第八联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自己为例,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同时暗示了世俗世界的束缚和限制。
第十联:亦有耽睡人,玩易知旋丰。二仙俱为方内游,妙悟元化知通穷。
注释:也有喜欢睡觉的人,玩弄易经知道很快就富裕了。这两位仙人都在一方之内漫游,对大道的领悟达到了极点。
译文:也有喜欢睡觉的人,玩弄易经很快变得富有了。这二位仙人都在一方之内漫游,对大道的领悟达到了极点。
赏析:诗的第十联通过描述两位仙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大道的领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理解。诗人认为道家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由和内在修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第十二联:根归乃枝萌,夫岂心冲冲。我欲乘风三山行,更向逋仙探寒丛。
注释:根归于根本,枝萌生于枝叶。难道我的心会冲动吗?我想要乘风去三座高山行走,再去拜访隐士王许君探寻他的山林隐居之地。
译文:我的根归于根本,我的枝叶生长于根基之上。难道我心里会有冲动吗?我想要乘风去三座高山行走,再去拜访隐士王许君探寻他的山林隐居之地。
赏析: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王许君的敬仰之情。通过描写诗人想要乘风去三座高山行走,再到拜访王许君探寻他的山林隐居之地的愿望,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