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裘文彩动乡关,腾踏风云兴未阑。
赤县名声连白下,丹洲鼓角接乌蛮。
濯缨正爱江湖阔,走马何妨道路难。
试向高峰一回首,海天尽处是壶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箕裘文彩动乡关,腾踏风云兴未阑。
    箕裘:古代的一种礼制,指的是用竹简记录世系宗谱。这里比喻家族的光荣传统。
    文彩:指文化和风采。
    动乡关:使家乡感到震动、自豪。
    腾踏风云:形容气势磅礴,像在天空中飞翔,踏着风云前行。
    兴未阑:兴起尚未结束。

  2. 赤县名声连白下,丹洲鼓角接乌蛮。
    赤县:指中国的中央地区,通常指代中国。
    名声:声誉和名望。
    白下:古地名,今南京一带,常用来象征中国。
    丹洲:一个传说中的地名,可能是虚构的。
    鼓角:古代战争中用来激励士兵士气的音乐或信号。
    接:连接,这里指连接。
    乌蛮: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蔑称。

  3. 濯缨正爱江湖阔,走马何妨道路难。
    濯缨:洗去衣带,表示高洁志向。
    江湖:指广阔的自然景象。
    走马:骑马,这里指游历四方。
    何妨:有何妨碍或顾虑。
    道:路。

  4. 试向高峰一回首,海天尽处是壶山。
    试向:试着,尝试着。
    高峰:山顶,这里指山的最高点。
    回首:回头看,这里指回顾过去。
    海天尽处:形容视野极为开阔,好像海洋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就是山峰。
    壶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用作比喻。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四方、感慨人生旅程的诗。首句通过“箕裘文彩”和“飞腾风云”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表现了诗人对于家族荣耀的自豪感以及他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第二句中的“赤县名声”和“丹洲鼓角”则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赞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第三句“走马何妨道路难”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豁达态度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最后一句“海天尽处是壶山”,则将视野推向了无限的远方,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