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折河边柳,还渡柳边桥。
短发不堪把,月明影潇潇。
穷居远城市,残生付渔樵。
翘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
狂歌自成章,聊以娱今宵。
娟娟昨夜月,今宵看已圆。
待得明宵见,宿昔定殊观。
月明有圆𡙇,世事杂悲欢。
良时那可掷,徘徊清夜阑。
攀折河边柳,还渡柳边桥。
短发不堪把,月明影潇潇。
穷居远城市,残生付渔樵。
翘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
狂歌自成章,聊以娱今宵。
注释:
- 娟娟: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
- 今宵:今天晚上。
- 宿昔:过去的日子。
- 明月有圆缺:月亮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形状,有时圆满,有时残缺。
- 世事:世间的事情。
- 悲欢:快乐和悲伤。
- 良时:美好时光。
- 天涯:指远方或辽阔的地方。
- 狂歌:放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和感慨人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句“娟娟昨夜月今宵看已圆”写诗人昨夜看到满月,到了今天早晨,月亮已经圆满了。这既反映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
第二句“待得明宵见宿昔定殊观”表达了诗人对明晚的期待,希望能再次看到月亮的变化,与昨天有所不同。这里的“宿昔”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刻,诗人希望这一天能有所变化,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第三句“月明有圆𡙇世态纷”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看到明亮的月光,想到了世间的纷繁复杂和世事的无常。这里的“𡙇世态”可能是指世间的纷扰和变迁,诗人用“𡙇”字来形容这种变化的速度和广度,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混乱。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诗人在河边、渡过桥梁、头发稀疏、孤独地居住远离城市等情境。这些描述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翘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他抬头看向广阔的天空,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里的“八荒”指的是广阔的天地,诗人用“天宇高寥寥”来形容天空的高远和自己的渺小,表达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