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
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
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
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
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初入罗浮山作》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
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
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
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
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注释:

  1. 道家称洞府:道家认为仙境是洞府的化身。
  2. 兹山第七天:指这座山是第七个天界。
  3. 宵中白日出:指夜晚如同太阳升起一样明亮。
  4. 石窦黄龙蟠:指山洞中有黄色的龙盘旋。
  5. 涓涓铁桥流:形容铁桥流水的声音细小而悠扬。
  6. 上与瑶池连:表示与瑶池相通,仿佛是天上的仙境。
  7. 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意思是虽然看不到桃花盛开,但是能看到梅花如阡陌般排列。
  8.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我想要折一枝梅花,送给自己心中的喜悦。
  9. 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心中的喜悦究竟在哪里呢?我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
  10.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我振衣而起,放声长啸,无论醒着还是睡着。
  11. 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人世间的事情都有尽头,我试着回归自然的怀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进入罗浮山时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喜悦。开头两句通过“道家称洞府”和“此山第七天”来表达罗浮山的神秘和超凡脱俗。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如同白天一样的明亮景象,以及在山洞里看到黄龙盘旋的奇观。然后,通过“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表达了铁桥流水的声音,给人一种如在仙境的感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把心中的愉悦传递给自己的情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