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乐府杜秋娘,宛转新声隐洞房。
林木尽飞江水咽,那教人听不回肠。

【注释】

遇:碰见。景纯:指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金陵乐府:泛指南宋时在金陵(今南京)一带流行的民间乐曲。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掌管乐舞,后来专指收集、整理乐谱的官,这里用来指代曲调。

宛转:婉转,曲折。这里指曲调委婉动听。

新声:新的曲调。

回肠:形容内心极度悲痛或痛苦,如肠子绞断一样。

【赏析】

此诗首句写“再”和“遇”,次句写“景纯”即杜牧,末句说“那教人”。从字面看,这是一首咏叹金陵乐府的七律诗,但从内容来看,它却有另外一层意思。

第一联“金陵乐府杜秋娘,宛转新声隐洞房。”“金陵乐府”指的是当时流行的曲调,这一句的意思是:在金陵乐坊里传出了杜秋娘的新调子,她唱得非常婉转动人,使整个房间都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第二联“林木尽飞江水咽,那教人听不回肠。”“飞木”和“咽江”都是拟人化手法,用来形容声音的强烈。意思是说:树木都飞起来了,江水也哽咽着,连听歌的人都会被感动到无法回过神来。最后,“那教人”表示无奈和感叹。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而是通过描写“金陵乐府”的曲调、“宛转新声”以及“那教人”等词语,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其中的含义。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白的说教,又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