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户雕阑玳瑁筵,沉檀风袅鸭炉烟。
翠钿错落调钟乳,玉笋纵横拨锦弦。
紫阁绣袍车杂沓,金丸珠履客喧填。
蜡薪麟脯龙为醢,笑杀何曾日万钱。

【注释】

1、绣户:指华丽的门。雕阑:雕花的栏杆。玳瑁筵:以玳瑁为原料的精美席子。沉檀:沉香木和檀香木,都是香料。袅(niǎo):香气上扬的样子。鸭炉:用鸭子烧的火炉。烟:烟气。翠钿(diàn):翡翠制成的首饰。错落:参差不齐。调:弹奏。钟乳:一种石笋,形似钟乳石,此处比喻乐器。玉笋:形容琴声如玉石般清脆。纵横拨锦弦:形容琴声悠扬,宛若织机上梭动的锦缎。

2、紫阁:紫色帷帐。绣袍:用锦绣制成的衣服。杂沓:杂乱无章的样子。金丸:金色的珠子。珠履:用珍珠装饰的鞋子。喧填:喧闹填满。蜡薪:用蜡制成的柴火。麟脯:用鹿肉烤成的干肉。龙为醢(hǎi):将鱼做成的鱼肉酱。醢(hǎi):古代的一种调味品,即肉酱。笑杀:笑得连钱都不要了。何曾:何人曾经,这里指何曾拥有万贯家财。日万钱:每天有万钱的收入。

【赏析】

此篇写富商显贵宴乐之盛,富贵豪华,生活奢丽,而作者却对此不屑一顾,流露出对贫士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富商显贵宴乐之盛。“绣户”二句,写宴会场所之华丽。雕花的栏杆,镶嵌着玳瑁的席子。沉香木与檀香木燃烧的香炉,飘荡出袅袅的烟云。翠色花纹的头饰错落有致,弹奏着美妙的乐曲;白玉做成的琴柱在弹奏时发出清脆之声,犹如山间流水般的琴声,使人陶醉。“紫阁”、“绣袍”等词描绘了富商显贵的华贵服饰,他们身着紫红的衣裳,头戴彩色的头带,车马来往繁忙,热闹非凡。“金丸”、“珠履”等词则描绘了富商显贵们所穿的鞋履,金光闪闪,珠玉交辉。“蜡薪”、“麟脯”等词描述了宴席上的美食,用蜡柴火烧烤的鹿肉,味道鲜美无比。“龙为醢”一句则写出了宴席上的鱼肴,将鱼切成鱼块状,放入鱼酱中腌制而成,味美可口。这些词语不仅描绘出了宴席上的美食和音乐之美,也表现出了主人家的富足和繁华。

颔联写宴会中的歌舞表演。“翠钿”、“钟乳”等词描绘了舞女们的服饰和舞姿。翠色的头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们轻盈地跳起舞来,仿佛是钟乳石一样优美动人。“玉笋”一词形容了舞女的身姿,她们如同玉笋一般挺拔而优美。“拨锦弦”则描绘了舞女们弹奏乐器的情景,她们用玉笋般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音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宴会上的歌舞表演,也表现了主人家的豪迈与热情。

颈联写宴会上人们的欢歌笑语。“紫阁”、“绣袍”二句描绘了富商显贵们的豪气冲天与得意忘形。他们穿着紫色的衣裳,头戴彩色的头带,车马往来忙碌,一派繁荣的景象。“金丸”、“珠履”等词则描绘了富商显贵们所穿的鞋履,金光闪闪,珠玉交辉。他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宴会厅,仿佛连金钱都显得不够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奢华生活的不屑一顾,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贫士的同情和向往。

尾联写宴会结束之后人们离去的场景。“蜡薪”、“麟脯”等词描绘了宴席结束后的残局。用蜡柴火烧烤的鹿肉,味道鲜美无比。鱼变成了鱼酱,美味可口。这两句诗描绘出了宴会结束时的残局,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奢华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贫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上的豪华景象和歌舞表演,展现了富商显贵们的豪迈与热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士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不满与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