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
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
谬哉佛与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无一为。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
今慕圣贤学,乃佛老是师。
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或至不家食,与时同阿依。
鸟恋腐鼠味,日暮还高飞。
先生数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语共学徒,勿谓吾言非。
这首诗由苏轼创作,是他在晚年时对友人的赠诗。全诗共有10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深意。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对应的译文:
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
“何时”意味着何时能实现这个目标。“矩”在这里指的是规矩和准则,“振蒙论”可能是在讨论或阐述某种观点或思想。“并诗一章”可能指的是与诗歌相关的章节或作品。“示余”,表示给其他人看。“因次其韵”意味着根据这首诗的主题或内容进行相应的创作。
译文:何时才能实现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
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
谬哉佛与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无一为。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
今慕圣贤学,乃佛老是师。
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或至不家食,与时同阿依。
鸟恋腐鼠味,日暮还高飞。
先生数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语共学徒,勿谓吾言非。
译文:圣人的教诲方法是引导人们追求真理,提高自己的修养。诚信、正直、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来源于这里。但是错误地认为佛教和道教的方法都是捷径。虽然他们只面壁而坐,但这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作为。只有通过明心见性才能真正的快乐,这和世间其他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应该效仿圣贤的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追随佛教和道教。即使只是坐在书房里,我们的思想也会像飞翔的鸟儿一样自由远行。我们不能仅仅学习那些具体的礼仪,而是要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有时候不去亲自实践这些礼仪,而是依赖他人的做法也是可以的。就像鸟儿留恋腐烂的老鼠味道一样,我们也可能会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先生的教导有很多,这些教导足够让我们洗去所有的缺点和不足。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不要认为我说的是错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道德和人生道路的思考。他主张以圣人之道来引导自己和他人,反对盲目追随佛教和道教的所谓“捷径”。诗人强调了内心的觉醒和自我修炼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是苏轼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