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缘何事,风帆任所之。
沧波含暝色,白露脆秋枝。
海市渔灯闹,江天雁影迟。
徘徊良夜月,赖有手中卮。

【注释】

浪迹:指浪迹天涯,到处漂泊。缘何事:为何而这样。风帆任所之:任凭船帆随它飘向哪里。沧波:沧江,即长江。含暝色:天色已晚,暮色苍茫。白露:初秋的露水。脆秋枝:秋日的枝头,挂着晶莹的露水。海市:传说中的海上幻景。渔灯;捕鱼人晚上燃放的灯光。江天:江上天空。雁影迟:大雁南飞,影子在天空中拖得很长。徘徊:徘徊不前的游子。良夜:美好的夜晚。赖有:幸亏有。手中卮(zhī):酒杯,指酒。

【赏析】

此为羁旅思乡之情之作。《河上即事》共八句诗,每句七字,全诗四联,内容依次展开。首联“浪迹缘何事,风帆任所之”,写漂泊在外,身不由己。“浪迹”指四处漂泊的游子,“缘何事”是说漂泊的原因是什么?“风帆任所之”是说随波逐流,听凭船儿漂向什么地方。“沧波”、“风帆”、“任所之”,都表现漂泊在外的人那种身不由己、随遇而安的无奈心情。

颔联“沧波含暝色,白露脆秋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所见之景。“沧波”指沧江,即长江,“沧波含暝色”是指江面暮色苍茫,一片茫茫。“白露”指初秋的露水,“白露脆秋枝”是指秋天的树枝上挂着晶莹的露水,十分清新可爱。“白露”与“沧波”都是自然景色,但前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后者则给人一种苍茫悲凉之感。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傍晚,又写出地点——沧江,还通过白露、秋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沧波”与“白露”两个意象连用,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关系,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颈联“海市渔灯闹,江天雁影迟”,描绘了江天之上的景象。“海市”指海市蜃楼,“渔灯”指渔民们晚上点亮的灯火。“闹”字形象地写出了渔灯之多、之密,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渔人们在海边忙碌的身影。“江天”指的是江上的夜空,“雁影迟”是说大雁南飞,影子在天空中拖得很长。“闹”与“迟”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海市”与“江天”这两个意象连用,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关系,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尾联“徘徊良夜月,赖有手中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徘徊”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良夜”指的是美好的夜晚,“赖有手中卮”是说幸好有美酒相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徘徊着,内心充满了迷茫与不安,但我仍然庆幸自己有美酒相伴,可以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然而正是这些孤寂与落寞,反而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处异地,但并未被外界所影响,仍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渴望美好的心。这种心态使他能够在困境之中保持坚韧与乐观,最终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新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