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烟萝地,空山涌白莲。
欲除烦恼障,先辨辟支禅。
鸟下翻经石,龙沉洗钵泉。
新诗携谢眺,翘首问青天。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注重了解掌握常见的古诗文化常识,尤其是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词,同时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解和注释,以及全诗的思想情感、意境形象、语言风格等来理解诗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一片烟萝地,空山涌白莲”,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颔联“欲除烦恼障,先辨辟支禅”表达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解脱的佛家思想;颈联“鸟下翻经石,龙沉洗钵泉”,描写了一幅生动的佛教寺院画面;尾联“新诗携谢眺,翘首问青天”,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

【答案】

①一片烟萝地,空山涌白莲。(写出“烟萝”“白莲”的景象)②欲除烦恼障,先辨辟支禅。(写出佛家思想的精髓)③鸟下翻经石,龙沉洗钵泉。(写出佛教寺院的画面)④新诗携谢眺,翘首问青天。(写出作者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的情感)。译文:一片烟雾缭绕的树林,空旷的山上飘荡着白色的莲花。想要除去心中的烦恼,首先要学会辨别佛教的教义。(佛家讲究“戒”“定”“慧”)鸟儿从岩石上飞过,翻经石在水边矗立;龙身在水里潜行,洗钵泉水清冽甘甜。我携带着谢朓的新作,仰望天空,向苍天询问。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游摄山时。“一片烟萝地,空山涌白莲。”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烟萝即指山林间缭绕的迷雾,它使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也更能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欲除烦恼障,先辨辟支禅”。这是佛家语,意谓要想消除内心的烦恼,首先应该明白“三毒”和“八正道”,即“贪嗔痴”和“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六度万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鸟下翻经石,龙沉洗钵泉”。“翻经石”是指刻有佛像或文字的石碑,这里借指寺庙。佛教僧侣常在寺庙内讲经说法,“翻经石”因此而得名“翻经石”。而“洗钵泉”是指和尚用钵盂盛水洗手的地方,所以叫“洗钵泉”。“龙沉洗钵泉”一句是比喻僧人修行的禅定。

“新诗携谢朓,翘首问青天”。谢朓是南朝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观,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新诗”指诗人自己写的诗篇。“谢朓”在这里是一个典故:“扬雄赋以谢才,子云书以报恩”(《汉书·扬雄传》)。扬雄给刘秀写了一封《解嘲》,说自己虽没有什么才能但也不嫉妒别人的才干。后来刘秀就任用扬雄做了黄门侍郎(掌管皇帝出入门户的宦官),并让他写《剧秦美新》以颂扬汉室的兴盛。扬雄写完后刘秀读起来非常欣赏,说:我得到你这样的人才,就像得到了天下一样。扬雄回答说:如果皇上认为我的才能足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那就像当年鲁恭王为孔子修完庙宇之后,把孔子接回来一样,我愿意随时听差遣。扬雄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