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聊晏坐,旅食计萧然。
不分薪如桂,更嗟屋似船。
愁来脂髓尽,老至雪霜偏。
身世已如此,无劳问九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理解。
译文:我点燃香来悠闲地坐下,旅途中的生活很清苦。柴火没有桂木那样好,屋檐像小船一样低小。忧愁来时身体消瘦,人衰老了就像雪霜。我的身世如此贫贱,用不着问天帝安排。注释:旅病:指旅途中的贫困疾病。晏坐:闲坐无事。萧然:清贫。不分薪如桂:比喻薪火难求,生活艰难。更嗟屋似船:比喻居处简陋,像船上的小屋。愁来脂髓尽:形容忧愁到了极点。老至雪霜偏:形容衰老之态像雪霜一般。无劳问九天:意谓何必去问那高高在上的人世间的事呢?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旅途中因病而贫困潦倒的生活处境的五言律诗。首联写因疾病而贫穷困顿;颔联写居住环境简陋;颈联写因忧愁过度而导致身体瘦弱,年岁已老;尾联写自己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之情。全诗以“贫”字贯穿,表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在逆境中所受的打击与痛苦。
【答案】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示例:旅病
焚香聊晏坐,旅食计萧然。
不分薪如桂,更嗟屋似船。
译文:我点燃香来悠闲地坐下,旅途中的生活很清苦。柴火没有桂木那样好,屋檐像小船一样低小。
注释:“旅食”,即“旅人”,指游历或旅行在外的人;“晏坐”,安静地坐着;“萧然”,清贫;“桂”,桂木,常青植物;“屋似船”,喻住所简陋。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的第三年写的。前一年春天,他离开了四川成都,踏上了漫长的西行之路。这一年冬天,他在秦州(今甘肃天水附近)停留下来,在友人的邀请下作《客至》一诗。第二年秋天,他又来到成都,暂时住在浣花溪畔,写了这首《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