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开高阁,参差碧汉齐。
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
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
几人能载酒,时上白云梯。

《题君霖六书楼》是明朝诗人佘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高阁、碧汉及书籍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句原文:
公子开高阁,参差碧汉齐。
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
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
几人能载酒,时上白云梯。

译文与注释:

  1. 公子开高阁,参差碧汉齐。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几人能载酒,时上白云梯。
  2. 公子开高阁 - 描述一位公子开启高高的阁楼,展现出一种开放、宽广的胸怀和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
  3. 参差碧汉齐 - 碧汉,指天空;齐,整齐。这句形容天边的云彩参差不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 书应工倒薤 - “倒薤”是一种古体汉字写法,这里用来形容书写得工整如倒薤般整齐。
  5. 帙已映燃藜 - “燃藜”是一种古代读书人常用的照明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书架上的书本光芒四射,映照着燃藜。
  6. 翼轸光堪摘 - “翼轸”指星辰,这里用来形容星光璀璨,足以让人摘取。
  7. 匡庐望不迷 - 匡庐指庐山,位于安徽省九江市南。这里表示在庐山的美景中,诗人的心境不被迷惑。
  8. 几人能载酒 - 这里的“载酒”指的是携带美酒,可能暗示了诗人想要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赏景。
  9. 时上白云梯 - 白云梯,比喻高耸入云的楼台或者通往高处的道路。诗人以此形象地表达自己志向高远,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追求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高阁中的读书人,以及他眼中的世界。首句“公子开高阁”设定了场景,一个拥有广阔视野和崇高理想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第二句“参差碧汉齐”,运用了比喻,将天空的云朵比作有序排列的星星,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隐喻了人生的有序和规律。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等句子,不仅赞美了书籍的整洁和知识的力量,还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向往。而“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诗人提出疑问“几人能载酒”,可能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并共鸣他的志趣和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诗中的“书应工倒薤,帙已映燃藜”,不仅赞美了书籍的整洁和知识的力量,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向往。而“翼轸光堪摘,匡庐望不迷”,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